304万辆库存压顶,汽车经销商的生死转型!

车友们,不知道你们最近有没有逛4S店? 我上周去了几家店转悠,那场面简直让人惊讶——停车场密密麻麻停满了新车,销售顾问比顾客还多,进门就拉着你各种介绍。 这让我想起菜市场下午五点半后的场景,摊主们急着把当天没卖完的蔬菜处理掉。

全国汽车库存已经堆积到304万辆,按照每辆车15万元计算,这些停在停车场的新车占用了超过4560亿元的资金。 想象一下,这么多钱都被压在停车场里动弹不得,经销商们该有多着急?

我有个在汽车行业做了十多年的朋友私下告诉我,现在卖车基本是亏本买卖。 他所在的4S店,为了回笼资金,已经把部分车型的售价调低到进价以下。 这就好比你去批发市场进货,结果卖出去的价格比进货价还低,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但这就是目前74.4%的经销商正在面临的“价格倒挂”困境,其中有超过四成的经销商,每卖一辆车就要亏损15%以上。

那么问题来了,经销商亏本卖车,对我们想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意味着什么?

304万辆库存压顶,汽车经销商的生死转型!-有驾

这可能是近几年最适合买车的时间点之一。

想想看,当你走进一家4S店,知道他们正为堆积如山的库存发愁,知道他们急需现金维持运营,这时候你去谈价格,底气是不是足了很多? 我最近陪朋友去买车,原本15万的车,最后13万多就拿下了,还送了一堆配件和保养服务。 销售经理苦笑着说:“这单我们真没赚钱,就当交个朋友了。 ”

不过啊,车友们也别光顾着捡便宜。 咱们得想想,为什么汽车会堆积成这样?

我发现,现在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 这个变化来得太快了,很多传统燃油车厂家根本没反应过来。 这就好比大家都开始用智能手机了,你还在囤积按键手机,能不滞销吗?

304万辆库存压顶,汽车经销商的生死转型!-有驾

再加上现在的人买车习惯也变了。 以前咱们买车,都得去4S店听销售员忽悠,现在呢? 在家拿着手机,什么车型对比、性能参数、车主评价,全都查得一清二楚。 等到真正去4S店的时候,心里早就有了主意,销售员再说天花乱坠也很难改变主意。

我认识的一位经销商说得挺形象:“以前我们是坐商,现在得变成行商。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不能再坐在店里等客人上门,得主动走出去,深入社区,搞好服务,和车主做朋友。

说到这儿,我想起个有趣的现象。 你们发现没有,不同品牌的库存情况差别很大。 高端豪华品牌的库存反而在减少,而普通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库存却在增加。 这说明什么? 有钱人该买车还是买车,不受影响;倒是我们这些普通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了。

这种分化背后,其实是汽车市场正在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 新能源汽车来势汹汹,传统燃油车节节败退。 国家推动的“以旧换新”政策,本来是想刺激汽车消费,结果近七成的受益者选择了新能源汽车,这对传统燃油车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面对这种局面,车企和经销商都在苦苦寻找出路。 有的转投新能源品牌,有的开拓电池养护、二手车置换等新业务,有的甚至开始做报废汽车回收。 这就像是在沙漠里找水,哪里可能有水源,就往哪里挖。

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种行业变革其实是好事。 竞争越激烈,厂家就越得拿出真本事。 现在的新车,不管是智能化程度还是整体品质,都比前几年有了大幅提升。 而且价格还更实惠,这不是咱们一直期待的吗?

不过我也想提醒车友们,买车时不要只看价格。 经销商压力大,难免会有些不太规范的销售行为。 比如可能会推荐库存时间较长的车,或者搭配一些不必要的金融服务。 咱们捡便宜的同时,也要擦亮眼睛,把该检查的地方都检查清楚,把该谈的条件都白纸黑字写进合同。

我在想,这场汽车行业的库存危机,最终会如何收场? 会不会像手机行业那样,经过一轮洗牌后,留下几个头部品牌,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还是会有新的商业模式出现,彻底改变我们购买和使用汽车的方式?

作为消费者,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 既不要因为促销力度大就冲动消费,也不要期待价格会一直跌下去而无限期等待。 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在合适的价格入手,这就够了。

话说回来,面对现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你会考虑在这个时候买车吗? 如果你去4S店,发现销售比顾客还多,你会不会趁机狠狠砍价? 你觉得这场库存危机最终会如何改变我们的购车方式?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