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通称乌市,旧称迪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国际商贸中心。乌鲁木齐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新疆中部、亚欧大陆中心、天山山脉中段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毗邻中亚各国,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和交通中心,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大城市 ,有“亚心之都”的称呼,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并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是世界上最内陆、距离海洋和海岸线最远的大型城市(2500千米)。乌鲁木齐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城市。
乌鲁木齐地铁首条线路于2018年10月25日开通试运营,使乌鲁木齐成为西北地区第二个开通运营地铁的城市。
地铁标志
乌鲁木齐地铁标志由地铁首字母“M”、飞驰的列车、天山和昆仑山、曲折的隧道等元素融合而成。标志整体形似奔驰的地铁列车,象征着乌鲁木齐地铁的川流不息;又形似连绵的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体现出乌鲁木齐地铁勇攀高峰的精神。
标志主体颜色采用科技蓝,将新疆两大山脉和现代的轨道交通结合在一起,寓意科技、高效。
运营地铁
乌鲁木齐地铁开通运营线路共有1条,即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线路长度27.615千米,共设21座车站。
乌鲁木齐地铁1号线采用A型车6节编组,车辆长度140米,最大载客量2650人,最高运营速度80千米/小时,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总体设计制造。
乌鲁木齐首列本地制造地铁列车名为“丝绸之路号”,地铁1号线列车以白色为底色、“科技蓝”为腰带,车头部分用橙色线条勾勒出“U”字母,代表乌鲁木齐英文“Urumqi”首字母。车身上的白色象征着新疆的皑皑雪山,蓝色象征新疆湖泊的纯净,橙色和新疆瓜果之乡对应,象征着收获。
乌鲁木齐地铁建设过程中,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强调了安防系统是地铁建设的重点工程,乌鲁木齐市要形成专题报告,进行安防分析及措施研究,同时征求国安、公安等部门意见。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指示要对地铁安全工作进入深入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预案。
乌鲁木齐地铁的安防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具有乌市地铁特色的安防系统设计理念,走出了一条以“理念指导设计,以成果验证理念”的设计之路,建成了高效完整的综合安防系统实例,使乌鲁木齐地铁安防设计走在全国前列,为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综合安防系统设计提供了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范例。
地铁规划
乌鲁木齐地铁共有3条线路在建,为乌鲁木齐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乌鲁木齐3号线一期工程、乌鲁木齐4号线一期工程。至2030年,乌鲁木齐地铁线网将由10条线路组成,线网总长340.2千米。
根据《乌鲁木齐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乌市轨道交通线网由10条线路组成,其中主城区规划线路8条,共计261.8公里,市域线共有乌昌、乌南2条线,共计78.4公里。10条线路主要根据乌鲁木齐市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和老百姓出行交通流状况设计,按照规划,至2022年,乌鲁木齐市将发展成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400万、建设用地5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快捷的城市立体交通网建设是乌鲁木齐人流、物流通畅的重要保证。
10条地铁规划线路汇总
建设地铁意义
乌鲁木齐地铁是惠及千家万户生产生活的系统工程,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建成后将有利于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城市合理布局;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交通安全性及准点可达性;有效疏散旧城人口及部分职能,缓解旧城各项压力,带动新区快速开发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已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结合乌鲁木齐城市总体规划及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将逐步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干,以快速公交、普通公交、出租车等多种方式相互补充的多层次、多功能、多类型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乌鲁木齐地铁的建成,缓解了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压力、优化了城市交通结构,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提出与实施下,地铁建设将对乌鲁木齐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