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国内的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非凡,尤其是新能源车这块,新车一辆接一辆,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要说最近谁最火,那肯定得是小米汽车和它的第一款车SU7。
雷军亲自下场,那流量和关注度简直是铺天盖地。
不过,就在大家伙的目光都聚焦在小米身上的时候,另一家我们很熟悉的新势力车企——小鹏汽车,也悄悄地放了个大招,推出了全新的小鹏P7。
有意思的是,这款新车从里到外,从价格到配置,再到发布会上说的每一句话,好像都是冲着小米SU7来的。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小鹏这是要干嘛?
是跟小米杠上了,还是有什么别的说法?
毕竟小鹏的老板何小鹏和小米的雷军,关系可不一般,以前雷军还是何小鹏的投资人和导师呢。
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全新小鹏P7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它和小米SU7这场戏,到底该怎么看。
咱们先得知道,P7这款车对于小鹏汽车来说,意义非同寻常。
好几年前,就是靠着第一代P7那相当前卫好看的设计和不错的智能化水平,小鹏汽车才一炮而红,从一个没什么名气的小品牌,一跃成为大家熟知的新势力头部企业。
可以说,P7是小鹏的成名作,也是顶梁柱。
所以,这次P7换代,小鹏内部肯定是非常重视的。
但现在的情况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在二十多万这个价位,想买一辆纯电轿跑,选择太多了,特斯拉Model 3还在,比亚迪、极氪这些国产品牌也都有非常能打的车型,现在又多了一个自带光环的小米SU7。
面对这么多强劲的对手,全新P7要想杀出重围,就必须得有真本事和好策略。
何小鹏给出的策略,说白了就是向小米学习,然后用小米的方式来对付小米。
这听起来有点绕,但咱们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就明白了。
首先在产品本身,小鹏玩了一手非常精明的“错位竞争”。
你看价格就知道了,全新P7和小米SU7都有好几个配置版本,小鹏P7的定价总是有意地比小米SU7对应的版本稍微便宜一点点。
比如,两款车的后驱长续航版本,小鹏的卖二十三万九千八,小米的卖二十四万五千九,差了六千多块。
再看性能更强的四驱版,小鹏的卖二十五万九千八,小米的顶配卖二十九万九千九,这一下就差了四万块。
这个定价策略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消费者心里建立一个初步印象:我的车和你的差不多,甚至更好,但我比你便宜。
光便宜还不行,还得让大家觉得物超所值。
小鹏接下来做的,就是在配置上“下血本”。
有几个地方特别能说明问题。
第一个是现在很流行的800V高压平台,这东西说白了就是能让充电变得特别快,大大缓解充电焦虑。
在小米SU7上,你得买最贵的顶配版本才有这个功能。
但是在全新小鹏P7上,何小鹏直接宣布,全系标配!
也就是说,你买最便宜的版本,也能享受到超快的充电速度。
这就好比你去买手机,一个品牌说只有旗舰款才有快充,另一个品牌说我所有型号都支持快充,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是悬架。
好的悬架能让车开起来又稳又舒服,像空气悬架和电磁减震就是现在比较高级的配置。
小米SU7同样也是只有顶配车型才给配齐。
结果小鹏P7又来了一次“全系标配”,不管你买哪个版本,都给你装上双腔空气悬架和电磁减震。
这种做法,就是要把别人高配车才有的享受,直接变成自己的基础配置,让消费者感觉占了天大的便宜。
第三个是小鹏最擅长的智能驾驶。
小米SU7的入门版,是不带高阶辅助驾驶硬件的,想用就得另外加钱或者买高配。
而小鹏呢,直接把看家本领全拿出来了,全新P7所有车型都标配了三颗自研的AI芯片,算力非常强,而且相关的智能驾驶软件全部标配,终身免费使用。
这相当于你买车的时候,厂家直接把最顶级的智能系统送给你了,还承诺以后升级也不收钱。
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小鹏的意图就很清楚了。
他知道在品牌名气上,现在的小鹏可能比不上如日中天的小米。
那怎么办呢?
我就在产品力上给你拉满,用实实在在的配置来打动你。
在续航里程差不多的前提下,我的价格比你低,但我的核心配置,比如充电速度、乘坐舒适性和智能化水平,都比你同价位的车型要高,甚至比你的高配车型还要全。
他就是要让那些在小米SU7面前犹豫的消费者,在对比之后,理性地觉得买小鹏P7是一笔更划算的买卖。
如果说产品上的对标是“里子”,那在发布会上的各种宣传,就是“面子”了。
何小鹏这次开发布会,可以说把雷军的风格学了个十成十,而且还“发扬光大”了。
雷军开发布会喜欢用具体的数据说话,喜欢跟友商的产品做对比。
何小鹏这次也是一样,而且对比得更直接,可以说是针锋相对。
比如,雷军在发布会上说小米SU7是“50万以内速度最快的量产车”,为了证明这一点,他展示了在德国一条著名赛道的圈速成绩。
何小鹏呢,他没有去硬碰硬,而是换了个赛道,选择了国内的浙江国际赛车场,然后公布了全新P7的圈速,宣布它是“50万以内浙赛最速轿跑”,而且成绩确实比小米SU7的顶配还要快一些。
这种做法非常聪明,既展示了自己产品的性能优势,又避免了在对方的强项上直接对抗。
再比如,雷军很自豪地介绍小米SU7的天幕玻璃是“双层镀银”,能隔绝99.1%的红外线,让夏天车里不那么晒。
结果在小鹏P7的发布会上,何小鹏的PPT上赫然写着“三层镀银天幕”,红外线隔绝率99.58%。
你看,就比你多一层,数据上就比你高一点点。
这种细节上的“压一头”,在整场发布会上随处可见。
从后排的乘坐空间,到后备箱的容积,再到一些耐力测试的成绩,小鹏展示的数据几乎都比小米SU7要好上那么一丁点。
这种全方位的对比,目的就是为了在观众心里植入一个观念:小米SU7虽然很强,但全新小鹏P7在很多方面都比它更强。
这种营销方式,成功地把小米SU7的巨大流量吸引了一部分到自己身上,让所有关注小米汽车的人,都无法忽视小鹏P7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最后,我们再来看何小鹏和雷军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让这场竞争变得更有看头。
他们认识很多年了,雷军不仅是何小鹏创业路上的导师,还是小鹏汽车最早的投资人之一。
可以说,没有雷军当年的支持,可能就没有今天的何小鹏。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新P7对小米SU7的这场全方位对标,就不仅仅是商业竞争那么简单了。
它更像是一场学生向老师的“汇报演出”,学生用老师教的方法,甚至比老师用得更极致,来证明自己的成长和实力。
这其中既有商场上的激烈博弈,也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复杂情感。
对小鹏汽车而言,P7这款车的成败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品牌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重新找回自己的高端定位。
当然,无论策略多么精妙,发布会说得多么天花乱坠,最终还是要看市场的反应。
消费者到底会为小米的品牌和流量买单,还是会选择小鹏提供的更高性价比,这才是决定这场“师徒对决”最终胜负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