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3个隐藏技巧,别白扔钱,学会多用2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动车已经成了很多人出行不可或缺的伙伴,无论是上班通勤还是接送孩子、买菜购物,它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但与此同时,一个普遍的烦恼也困扰着广大车主:这电动车怎么越来越不耐用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新车买回来时,续航里程扎扎实实的,跑个几十公里不成问题。

可骑着骑着,尤其是一年之后,就会明显感觉到电池不给力了,原来能跑三天的电,现在一天半就得充电,续航能力几乎打了对折。

电动车3个隐藏技巧,别白扔钱,学会多用2年-有驾

这时候,不少人会认为是车子质量不行,或者电池老化了,没办法只能花大几百甚至上千块钱换个新电池,或者干脆换辆新车。

实际上,很多时候问题并不出在车子本身,而是我们日常使用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正在悄悄地缩短我们爱车的寿命。

有些看似不起眼的操作,其实是电动车性能下降的元凶。

如果我们能了解并改正这些习惯,一辆电动车多用上两年,省下一笔可观的换车费用,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核心、也是最多人弄错的问题——充电。

电动车的电池,可以说是整辆车的心脏,它的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你的出行半径和使用体验。

在充电这件事上,存在着两个非常普遍的极端做法。

第一种是“不充满不罢休”,很多用户习惯在晚上把电动车插上电,然后就去睡觉了,让它充上一整个通宵,直到第二天早上出门才拔掉。

他们认为这样能确保电量百分之百充足,跑得更远。

第二种恰恰相反,是“不到最后不充电”,非得等到电量指示灯最后一格都在闪烁,车子已经跑不动了,才急急忙忙找地方充电。

这两种方式,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但对电池来说,都是一种严重的伤害。

我们得明白,无论是传统的铅酸电池还是现在越来越普及的锂电池,它们都有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

过度充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过充”,会导致电池内部的电解液过度沸腾、失水,尤其是在充电器已经显示绿灯后,仍然持续输入的“涓流”充电,会让电池内部压力增大,温度升高,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电池鼓包、变形,容量急剧下降。

这就像一个人已经吃饱了,你还硬要给他灌饭,最终只会把胃撑坏。

而电量完全耗尽再充电,也就是“深度放电”或“亏电”,对电池的伤害同样巨大。

当电池电量过低时,内部会形成一种难以逆转的硫酸铅结晶,这些结晶会附着在电池极板上,堵塞电离子的通道,使电池的有效容量变小。

这就好比水管里结了水垢,水流量自然就变小了。

那么,正确的充电方式应该是怎样的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浅充浅放”。

这个词听起来专业,做起来却很容易。

电动车3个隐藏技巧,别白扔钱,学会多用2年-有驾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等电用光了再充,也别非得一次性充满。

最好的时机是在电池剩余电量大约20%到30%的时候就开始充电。

比如,你的电量显示有五格,当用到只剩下一格或者两格的时候,就是充电的好时机了。

充电时间也不宜过长,当充电器上的指示灯由红变绿后,说明电池基本已经充满了,这时候再继续充个一到两个小时就足够了,然后就应该及时拔掉电源。

养成这种随用随充的习惯,让电池始终保持在一个比较“舒适”的电量区间,可以极大地延长其循环寿命。

有数据显示,经常保持浅充浅放的电池,其使用寿命可以比经常深度放电和过充的电池延长一倍以上。

说完了充电,我们再来看看骑行习惯。

很多人骑电动车追求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尤其是在等红绿灯时,绿灯一亮,油门一把拧到底,车子“嗖”地一下就窜了出去,享受那种瞬间提速的推背感。

在路上遇到需要减速的情况,也习惯于临到跟前才猛地捏死刹车。

这种“暴力骑行”的方式,虽然感觉上很爽快,但实际上是在透支电动车的电机和刹车系统的寿命。

当你瞬间将油门拧到最大时,控制器会指令电池在极短时间内输出巨大的电流来驱动电机。

这种瞬时的大电流冲击,对电机线圈和电池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电机会因为瞬间负荷过大而急剧发热,长期如此,会加速电机内部线圈绝缘层的老化,最终可能导致电机烧毁。

同时,大电流放电也会损伤电池内部的极板,影响电池寿命。

而频繁的紧急刹车,则会加速刹车片和刹车盘(或刹车鼓)的磨损。

本来一套刹车片正常使用能用上好几年,在你这种高强度的使用下,可能一年半载就得更换。

更重要的是,这种骑行方式本身也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个真正懂得爱护车辆的人,骑车会更加平稳。

起步时,应该缓慢、平顺地转动油门,让速度逐渐提升起来。

这个过程不仅对电机和电池是一种保护,而且也更加省电。

电动车3个隐藏技巧,别白扔钱,学会多用2年-有驾

在需要减速或停车时,应提前做出预判,先松开油门,利用车辆的惯性滑行一段距离,让车速自然降下来,最后再轻柔地捏刹车。

这样做,不仅能大大减少刹车系统的磨损,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回收能量(部分车型支持),增加续航里程。

你会发现,平稳驾驶不仅让你的车子更耐用,也让你的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全和从容。

最后,我们还要谈到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环节:日常的检查和保养。

很多人觉得电动车结构简单,不像汽车那样需要定期保养,只要能骑就行,等哪里坏了再拿去修。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

一些简单的、举手之劳的定期检查,就能避免很多“大修”的发生,让车辆的各个零件都更加耐用。

最基本的一项就是检查轮胎气压。

轮胎是电动车唯一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胎压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行驶的阻力和电耗。

如果胎压过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会变大,摩擦力随之增加,电机的负担就会加重,续航里程自然会缩短。

这就好比你推一辆轮胎没气的自行车,会感觉特别费力一样。

而且,胎压不足还会导致轮胎两侧异常磨损,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

建议大家至少每周检查一次胎压,用手捏一捏,感觉一下软硬,如果明显偏软,就该及时去补充一些气。

其次,对于使用链条传动的电动车,要记得定期给链条上点润滑油。

链条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沾染灰尘、生锈,导致骑行时出现异响,感觉卡顿、费力。

每个月花几分钟,用布擦去链条上的污垢,然后滴上几滴专用的链条油或者普通机油,就能让传动系统保持顺畅。

还有刹车系统,要时常检查刹车线的松紧度,感觉刹车手柄的行程变长、刹车效果不如以前灵敏了,就要及时进行调整,这关系到行车安全,绝不能马虎。

此外,还要注意车辆的停放环境。

尤其是在夏天,应尽量避免将电动车长时间停放在烈日下暴晒,高温会加速电池、塑料件和轮胎的老化。

冬天则要避免在极度严寒的环境中长时间停放和充电,低温会影响电池的活性,导致续航能力下降。

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日积月累下来,对车辆整体状况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一辆精心呵护的电动车,和一辆被随意对待的电动车,几年之后的状态会是天壤之别。

所以,从现在开始,改变我们的一些用车习惯,多给爱车一点关照,它也一定会用更长的陪伴和更可靠的性能来回报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