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埃隆·马斯克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商业与政治危机。特斯拉最新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净利润仅为4.09亿美元,同比暴跌71%。
这一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直接导致特斯拉股价持续下挫。与此同时,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从巅峰时期的4500亿美元缩水至3000亿美元左右。曾经风光无限的商业巨头,如今正面临投资者信心动摇的严峻局面。
特斯拉的困境并非偶然。自2025年初以来,该公司在全球多个主要市场的销量均出现大幅下滑。
欧洲市场尤为明显,德国、瑞典等国的销量跌幅超过50%,荷兰市场更是暴跌49.7%。即便在相对稳定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销量也分别下滑5%和10%。
中国市场同样不容乐观,中美贸易战加剧,加上本土电动车品牌的崛起,特斯拉的市场份额正被不断挤压。
商业上的挫折只是马斯克当前困境的一部分。他在政治领域的激进决策,正引发更广泛的连锁反应。
2025年,马斯克在特朗普政府中担任“政府效率部”负责人,这一职位赋予他极大的权力,但也让他成为争议焦点。
上任后,他迅速推动了一系列激进改革,包括撤销美国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会,并强制推行“买断计划”,导致超过6万名联邦雇员被迫离职。此外,他还主导撤销美国国际开发署,并将其并入国务院,此举直接导致该部门90%的职位被裁撤。
这些举措虽然提高了政府运作效率,但也让马斯克树敌无数。美国公共事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他的公众支持率已从去年底的41%骤降至33%。
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反对者甚至采取极端手段表达不满。自2月中旬以来,特斯拉在全美9个州的零售店和服务中心接连遭遇袭击,包括纵火、枪击甚至爆炸装置威胁。
3月24日,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的一家特斯拉经销店内发现燃烧爆炸装置,引发FBI介入调查。
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威胁,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成立“特斯拉威胁特别工作组”,专门应对针对特斯拉的暴力事件。然而,这些措施能否真正遏制针对马斯克及其企业的敌意,仍是一个未知数。
2025年,全球贸易局势的恶化进一步加剧了特斯拉的困境。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政策导致特斯拉在欧洲和中国的销售环境持续恶化。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制直接冲击了特斯拉的高端制造计划。马斯克曾在内部会议上承认,原定于2025年量产的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因稀土供应受限而面临延期。
面对多重压力,马斯克在4月22日表示,将在5月后减少在政府效率部的工作时间,以更多精力投入特斯拉的运营。
这一决定是否足以扭转颓势仍存疑问。投资者和分析师普遍担忧,即便他回归企业,特斯拉仍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增长。
更棘手的是,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可能让特斯拉的处境雪上加霜。如果关税政策继续收紧,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削弱。而欧洲市场的抵制情绪短期内也难以缓解。
马斯克曾凭借大胆创新和商业魄力登上巅峰,但如今,他的政治决策和商业策略正同时遭遇反噬。特斯拉能否在风暴中存活,或许取决于他能否在商业与政治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