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奥迪宣布停产A4为A5让路时,很多人觉得这是个冒险的决定。毕竟A4作为经典车型,市场基础深厚。但一年过去,奥迪显然想用更年轻的A5系列证明自己的选择,尤其是当它给这款车装上了插电混动系统,还塞进了旅行车的身躯里。
比起传统燃油车,插混版A5最直观的变化藏在车身侧面。设计师把充电口放在左后翼子板的位置,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普通的车身线条。这种"藏起来"的设计思路很聪明,既保留了旅行车流畅的轮廓,又时刻提醒着车主,这可是台能充电的新能源车。前脸雾灯区域的通风口比燃油版缩小了一圈,配上扁平化的八边形格栅,整张脸看起来更精干了。尾部倒是张扬不少,贯穿式尾灯和矩形排气口,让原本稳重的旅行车多了几分运动感。
这套插混系统的聪明之处在于,它知道什么时候该用电、什么时候该烧油。120公里的纯电续航足够应付日常上下班,周末出远门时发动机又能及时顶上。虽然背着电池组让车重增加了不少,但奥迪给配的2.0T发动机也不是吃素的。普通模式下的动力已经比很多家用车强,切到运动模式时,电机和发动机同时发力的推背感,甚至能追上自家V6动力的S5车型。
空间始终是旅行车的命门,奥迪的设计师显然深谙此道,电池组被平铺在底盘下方,后备厢容积和燃油版基本持平。打开尾门,那个标志性的超大开口还在,婴儿车、滑雪板照样能轻松塞进去。后排座椅放倒后,1.8米长的冲浪板都能横着躺下,这种实用主义,也是旅行车粉丝最看重的。
有意思的是,连奥迪的高性能部门也开始向插混低头。即将推出的RS 5 Avant旅行车,很可能放弃纯燃油动力,转而采用更强的插电混动系统。这就像给短跑运动员装上助推器,既保留了内燃机的激情嘶吼,又用电机补上瞬间爆发的扭矩。虽然铁杆车迷还在怀念老RS4的纯粹,但不得不承认,这种"带电"的性能车,或许才是平衡环保法规与驾驶乐趣的最优解。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价格,参考海外定价策略,插混版预计比燃油版贵15%左右。这个溢价能不能被接受,还得看消费者怎么算账,省下的油费、免去的续航焦虑、部分地区的新能源牌照优惠,这些隐性价值加起来,可能比账面数字更有说服力。毕竟对于喜欢旅行车的人来说,能同时拥有诗和远方、又不被充电桩束缚的体验,本身就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奥迪这步棋下得颇有深意,当电动车还在为续航焦虑所困,燃油车又面临排放压力时,插混版A5 Avant像是个聪明的中间派。不过对于国内的消费者来说,插混车型已经遍地开花了,还有孪生兄弟增程式混动,所以A5插混版在国内的前景不会太好,参考以往BBA三家的插混车,销量甚至不及燃油版的零头,插混版A5 Avant进入国内或许也是个大幅打折的产品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