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新能源车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开着长续航版特斯拉的车主们,可能都在为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而纠结。
这个问题就是,每天给车充电,到底该充到多少才最合适?
很多人都听说过或者被官方建议过,对于特斯拉长续航版车型搭载的那种三元锂电池,日常使用最好只充到80%。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为了保护电池,延长它的使用寿命,但心里总归有点别扭。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的车随时都处于电量满满的状态,想去哪儿抬脚就走,不用先盘算一下剩余续航够不够呢?
这种为了“长寿”而牺牲一部分“自由”的感觉,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然而,就在大家习惯了这种“八折”充电模式的时候,特斯拉那边传来了一个相当提气的消息。
根据特斯拉高管在一次公开访谈中透露的信息,他们正在对三元锂电池进行一次重要的技术升级。
这次升级最核心的变化,就是未来使用新款电池的车辆,可以将日常充电的上限直接设定到90%,而且这多出来的10%电量,并不会对电池的长期健康和使用寿命造成额外的损害。
这个消息一出来,立刻就引起了广大车主的关注和热议,这不仅仅是数字上从80到90的简单变化,它背后可能预示着电池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直接关系到未来我们每一个电动车用户的使用体验。
那么,为什么之前非得是80%,现在又可以到90%了呢?
这多出来的10%到底是怎么实现的?
要弄明白这件事,我们得先花点时间,用大白话聊聊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两种动力电池,也就是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
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两种不同类型的“能量仓库”。
三元锂电池,就像一个高科技、高密度的能量仓库。
它的最大优点是“能量密度”特别高,说白了,就是在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一块电池里,它能储存的电量更多。
这就意味着,用它来造车,可以轻松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强的加速性能。
所以,市面上那些动辄续航六七百公里,零百加速三四秒的高性能电动车,绝大部分用的都是三元锂电池。
但是,这种“高能量”的仓库也有它娇气的一面。
它的内部化学结构在电量非常满,也就是高电压状态下,会变得不太稳定,长期处于这种“紧绷”的状态,内部材料就会加速老化、衰减。
这就好比一个气球,你每次都吹到快要爆炸的边缘,虽然看起来很饱满,但时间长了,气球的弹性就会变差,甚至更容易破裂。
为了让这个高性能的“仓库”能用得更久,厂家就建议大家,平时没事就别把它塞得太满,留出20%的富余空间,也就是充到80%,让它处于一个比较舒适、压力没那么大的状态。
只有当你真的要出远门,跑长途的时候,再偶尔把它充满到100%,发挥出全部潜力。
而另一种磷酸铁锂电池,则像一个朴实无华、但极其坚固耐用的传统仓库。
它的能量密度比三元锂要低一些,也就是说,同样大小的电池,它装的电会少一点,所以搭载这种电池的车型,续航里程通常会是标准版,相对短一些。
但它最大的好处就是稳定和安全,内部的化学结构像石头一样坚固,不容易因为充满电而产生过大的压力。
你天天把它塞到100%满,它也基本不闹情绪,衰减速度非常慢。
所以,对于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车型,厂家会告诉你,放心大胆地充,每天充满不仅没坏处,还能帮助电池管理系统更准确地估算剩余电量。
了解了这两种电池的区别,我们就能明白特斯拉这次升级的意义所在了。
这次的技术突破,目标就是让那个高性能但有点“娇气”的三元锂电池,变得更皮实、更耐用。
虽然官方没有公布具体的技术细节,但我们可以推测,这很可能是在电池材料的微观层面下了大功夫。
比如,通过改进正极材料的化学配方,或者在材料表面加上一层更稳定的“保护膜”,再或者优化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成分。
这些改进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电池在90%这种较高电量状态下的内部压力,延缓材料的老化速度。
这就好比是给那个高科技仓库的墙壁做了加固处理,让它在装载更多货物的时候,也能保持稳定,不会轻易出现损耗。
这多出来的10%电量,对于日常用车的体验提升是非常实在的。
我们来算一笔账,以现在市面上一款常见的长续航电动车为例,它的电池包总容量大约在78度电左右,官方标称的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
如果按照增加10%的可用电量来计算,那就多出了将近8度电。
这8度电,在城市里正常开,差不多能实打实地跑上六七十公里。
这个距离对于很多上班族来说,可能就是一两天的通勤路程。
原本可能需要两天充一次电,现在可以舒舒服服地撑到三天,甚至更久。
周末想带家人去周边城市转转,心里也更有底了,不用再死死盯着续航数字,焦虑感会大大降低。
当然,当我们看到特斯拉在技术上取得进步时,也应该把目光放得更宽一些,看看整个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行业的大环境。
事实上,电池技术的革新早已不是某一家公司的独角戏,而是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竞赛,尤其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们中国的企业在这场竞赛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特斯拉这次对三元锂电池的优化升级,固然解决了用户的痛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在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近年来,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创新能力。
比如,宁德时代通过结构创新,推出了麒麟电池,极大地提高了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让三元锂电池的整车续航突破1000公里成为可能。
而他们在磷酸铁锂电池上的技术突破更是惊人,像神行超充电池,不仅解决了磷酸铁锂电池在冬天性能下降的问题,还实现了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400公里续航的超快速度,几乎补齐了磷酸铁锂电池的所有短板。
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则在安全性和结构强度上做到了行业领先。
这些来自中国本土的创新,正在不断推动着整个行业向前发展,也给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所有车企带来了压力和动力。
因此,特斯拉这次宣布的电池升级,可以看作是这场全球技术竞赛中的一个精彩回合。
它表明,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所有企业都在绞尽脑汁地进行研发和创新。
无论是通过优化化学配方来提升现有电池的性能,还是通过结构创新来开辟新的技术路径,最终受益的都将是我们普通消费者。
虽然这款升级版的电池具体什么时候会应用到量产车上,官方还没有给出明确的时间表,但这个消息本身已经足够让人振奋。
它让我们看到,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和电池寿命焦虑,正在被科技的力量一点点地化解,一个充电更自由、用车更省心的电动化出行时代,正加速向我们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