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的市场表现持续走高,经历了对理想ONE的初期质疑,新一代理想L9以“500万以内最好的SUV”为口号引发的广泛讨论,以及随后理想L8、理想L7的相继推出,似乎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理想的拥趸。
上周,我们精心策划了一场大规模的测试活动,组织了8辆PHEV和增程式混动车,从繁华的上海出发,一路穿越风景如画的江苏,最终抵达历史悠久的山东淄博。这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深入探索这8辆车的实际续航能力,同时,我们也顺道体验了淄博的特色烧烤,结果烧烤的香味让我们连续两天享用后仍意犹未尽,嗓子都有些许痛感。
在此之前,我们已对理想品牌的几款车型进行了试驾,而此次驾驶理想L7从上海至淄博的长途往返测试,无疑加深了我们对这一品牌的全面了解。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让消费者选择理想汽车,仅仅是因为其内饰配置如沙发、电视和冰箱的舒适度吗?又或者是其他深层次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大家普遍关心的技术问题:增程式电动车真的靠谱吗?针对理想L7所采用的增程式混动技术,或许你曾听到过一些质疑,比如“加装一个燃油发电机,这真的有必要吗?”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增程电动车的原理在于,当电池电量即将耗尽时,内燃机会启动并带动发电机为电池补充电能,从而延长续航里程。
增程式电动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通过小排量内燃机在最佳效率转速下发电,再由电力驱动车辆,这种方式的总体效率要优于大排量内燃机在低效状态下直接驱动车辆。然而,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公路等高速场景下可能并非最优选择,因为此时燃油引擎已经处于高效状态,无需额外发电。例如,比亚迪DM-i和本田i-MMD等技术,在高速时采用内燃机直接驱动模式,效率更高。但理论终究只是理论,实际表现才是检验增程式电动车是否靠谱的唯一标准。
例如,在我从淄博出发前往上海的回程中,我选择了全程高速公路,行驶距离超过800公里。理想L7在满电满油状态下,采用混动模式,成功完成了一次性跑完全程的壮举。在从淄博至无锡的高速路段,我保持了大约110至120公里的时速,混动模式下的油耗显示为7.4升/百公里。而在无锡至上海的晚高峰时段,由于车流较多,速度降至80至100公里,此时油耗为6.6升/百公里。这样的油耗成绩在增程式电动车中已相当出色,尤其是考虑到增程式电动车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现并非其强项。
此外,理想L7在增程器启动时的噪声和震动控制也表现得相当不错。无论是油耗表现还是动力平顺性,L7都优于尺寸更大的L8和L9。在电池充满电的情况下,L7能够输出330千瓦的功率和620牛·米的峰值扭矩,百公里加速仅需5.3秒,这样的动力输出已经相当优秀。
理想汽车深谙大众需求,其车辆提供的舒适度堪比大沙发,智能座舱配备的大屏幕更是科技感十足,整体配置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平。在驾驶体验上,悬挂系统表现尤为出色,能够轻松应对各种路况,确保乘坐的舒适度。
然而,理想L7在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却稍显不足,更类似于一辆宽敞舒适的MPV,而非传统意义上的SUV。尽管配备了空气悬挂,并调至最低位置,以及将悬挂模式切换至“运动”状态,仍无法完全改善这一状况。
在高速行驶状态下,例如时速达到120公里时,若路面突然出现障碍物需要紧急变线,理想L7的车身往往难以精准且迅速地完成车道变换,特别是在变线时缺乏足够的提前量时,新手驾驶者更容易失控跑偏。此外,还需考虑横风的影响,这无疑增加了驾驶的难度和风险。
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若遇到车流量激增、周围车辆均高速驶过的情况,驾驶者的压力会显著增加。长时间的驾驶,如几百公里下来,理想L7并未能提供令人安心的安全感。对于容易晕车的人来说,乘坐理想系列车型可能并非最佳选择。
同样令人遗憾的是,理想L7所配备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在日常使用中的表现并不出色,其逻辑缺乏足够的人性化考虑。每当车流量稍有增加时,我便会选择将其关闭,以确保驾驶的安全。综上所述,若您计划购买一辆价格区间在30至40万元左右的PHEV或增程混动车,且主要使用场景集中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那么理想L7、L8、L9无疑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然而,若您的用车环境需要经常跑高速,或者经常行驶在山路及复杂路面上,那么理想的底盘调校和操控性能可能就显得力不从心,此时选择其他车型可能更为合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