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汽荣威以“掀桌子”的魄力,推出全新纯电车型D6,起售价直接杀入7.98万元区间,成为2025年新能源车市的一颗深水炸弹。
这款车定位紧凑型纯电家轿,续航里程超400公里,搭载弹匣电池技术,主打“低价不低质”的性价比路线。
从定价策略看,荣威D6不仅瞄准了三四线城市家庭用户,还剑指网约车市场,试图用价格优势抢占比亚迪海鸥、五菱缤果等热门车型的份额。
据官方数据,D6预售首日订单破万,话题热度直冲热搜前三,网友调侃:“这价格,让其他车企怎么活?”
荣威D6这一刀,砍的不只是价格,更是新能源市场的固有格局。
当下,国内新能源车市正处于“两极分化”阶段:一边是比亚迪、蔚来等头部品牌凭借技术积累稳坐高端市场,另一边则是五菱、长安等车企靠微型车走量。
而荣威D6的横空出世,恰恰卡在了“经济型刚需”与“品质升级”的交叉点上。
为什么我说这波操作够狠?
首先,价格战打到“骨头里”。
7.98万的价格,比同级竞品低1 - 2万元,直接击穿消费者心理防线。
参考广汽埃安UT凭借6.48万起售价实现单月销量暴增63%的经验,荣威D6的定价显然深谙“低价即流量”的法则。
其次,安全牌打出了差异化。
弹匣电池技术曾帮助广汽埃安解决用户对低价电动车安全性的担忧,如今荣威D6如法炮制,用“枪击测试不起火”的卖点强化信任感。
更重要的是,这背后是上汽的绝地反击。
作为上海汽车工业的龙头,上汽在新能源转型初期略显迟缓,但D6的推出证明其已找到破局密码——用极致性价比激活下沉市场,同时借集团海外布局为未来出口铺路。
不过,低价策略真是万能药吗?
我看未必。
小米汽车曾靠2万月销量站稳脚跟,但随后因品控争议陷入瓶颈;蔚来在广东市场份额飙升至58.11%,靠的却是高端定位和换电生态。
荣威D6要想避免“高开低走”,必须解决两个隐患:一是网约车标签过重可能劝退家庭用户,二是充电网络密度(当前每平方公里0.8个桩)能否支撑三四线市场爆发。
但无论如何,这场7.98万引发的价格地震,已经让消费者拍手叫好——毕竟,车企卷得越狠,普通人离“电车自由”就越近。
荣威D6的上市,不仅是上汽的一次华丽转身,更揭开了新能源车市“普惠时代”的序幕。
当技术红利真正转化为价格优势,当“北上广深”的竞争蔓延到县城街头,这场变革注定没有输家。
如果你正在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选品牌还是选性价比”,不妨在评论区聊聊:7.98万的荣威D6,会成为你的第一辆电车吗?
点赞破千,下期我们深扒这款车的真实续航和售后口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