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呼和浩特东站积雪反照着站台灯光王磊拖着行李箱小跑着赶向检票口。 手机屏幕显示着“暴雪蓝色预警”高速公路已经封闭而他要赶次日清晨在北京的会议。 “幸好有这趟凌晨的高铁”他刷身份证进站时长舒一口气。 电子屏上红字滚动着“D4215次0:05开往北京北”这趟2025年新增的夜间动车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生命线。
这趟0:05从北京北站始发、2:29抵达呼和浩特东的D4215次列车与它的“孪生兄弟”D4216次(呼和浩特东3:09发车、5:29抵京)共同构成了京蒙夜间铁路走廊的骨干。 它们在周末和暑运期间高频出现全程459公里不停站直达把两地通行时间压缩至2小时20分左右。 对比过去动辄8小时的普速列车时间节省超过6小时。
夜间动车的布局早有铺垫。 2024年1月10日全国铁路调图时呼和浩特局就新增了5对京包夜间高峰线动车。 到2025年暑期这套体系更趋成熟:每周五至周一固定开行周末线客流高峰日再加开临客。 呼和浩特始发列车最早6:38、最晚20:30;北京始发则覆盖6:05至20:30形成14小时以上的高频服务区间。 若遇节假日大客流还会动态增开12对高峰线使京蒙间动车组最高日开行量达51对。
具体到车次选择乘客可根据需求精准匹配。 追求极速的商务客偏爱G2472次16:23呼和浩特东发车18:32抵达北京北全程2小时15分钟直达。 而新增的D4216次以“红眼高铁”定位填补凌晨空白:3:09的出发时间看似尴尬却让旅客能在5:29的北京北站迎接黎明省下一晚住宿费。 返程的D4215次更成为周末游的“末班救星”看完周日晚间演出的旅客还能赶上0:05的末班动车返蒙。
这套时刻表的精妙之处在于动态适配。 2025年“五一”假期铁路部门通过动车重联、开行夜间高铁、加开临客三重扩容仅京蒙夜间动车就增开6对。 包头至北京北的D4016次(4:18始发)与返程D4015次(23:00清河发车)组成跨夜“对开车”覆盖663公里行程。
区内短途接驳同样高效。 呼和浩特与包头间日常开行31.5对城际列车高峰期再增6对。 像D1004次这样的衔接列车早上7:45从呼和浩特东发车8:24抵达乌兰察布乘客可无缝换乘8:49开往清河的动车实现分段进京。
对于临时出行需求12306平台会动态释放加班车次。 2024年1月暴雪期间呼和浩特局曾在三天内增开20余趟动车其中多趟定向发往北京。 乘客张莉在周末临时决定带女儿看天安门升旗通过APP刷到G4795次20:25北京北发车23:14抵达呼和浩特东的“返程专列”周日晚间返京毫不耽误周一上学。
夜间动车的开行也带动了配套服务升级。 清河站与地铁13号线实现末班车无缝衔接北京北站夜间到站旅客可搭乘专线公交前往三元桥枢纽。 呼和浩特东站内24小时营业的“铁旅驿站”提供热食和休憩区凌晨抵达的旅客能喝到现煮奶茶。
货运体系同步提质增效。 集通铁路新增3对货运列车唐包、包西等煤运通道开行重载直达班列。 当D4216次载着旅客穿越夜色时平行轨道上满载内蒙古焦炭的列车正驶向环渤海港口9列集疏港专列昼夜不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