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026款哈弗猛龙PHEV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为紧凑型SUV,属中期改款车型,提供三种纯电续航,共推出六款配置。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7.38-20.88万元,限时优惠后售价为15.38-18.88万元。
外观升级:突出“硬派”风格
新车延续硬派“方盒子”造型理念,主要针对前脸、灯光等细节进行了调整。前中网采用全新方垛设计,配以六组黑色长方形矩阵装饰。中网贯穿式光导灯带长度达1088mm,搭配榫卯风格的方正头灯。尾部车灯组呼应前脸榫卯元素,由在售款方形灯组改为一体式设计;尾部车标由‘HAVAL’改为突出长城品牌的‘GWM’。
车身通过多道立体切割线条强化力量感。采用纳米颜料与2K清漆工艺,新增薄荷绿色车漆。
核心技术:第二代Hi4混动与智能驾驶升级
新车全系搭载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第二代Hi4电混四驱系统,配备1.5T高效发动机、前后双电机,并提供18.74kWh、27.54kWh和35.43kWh三种容量的电池组,具备IP68级防护。系统综合输出功率涵盖268kW、272kW和330kW,综合扭矩750N・m,零百加速介于5.98-6.09秒。搭配55L油箱,WLTC综合油耗最低为0.93L/100km,NEDC纯电续航达105km,150km,200km。
Hi4系统支持纯电两驱/四驱、并联两驱/四驱等9种模式,并具备7种驾驶场景适配,包括雪地、泥地、沙地等非铺装路面。“三擎九模” 智能切换功能,可根据不同路况和驾驶需求,在纯电两驱、纯电四驱、串联、1 挡直驱、2 挡直驱、并联两驱、并联四驱、单轴能量回收、双轴能量回收等模式间自动切换,平衡经济性和动力性能。但实际驾控体验和油耗尚待实测验证。
智能化方面,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基础版本搭载Coffee Pilot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驾驶辅助影像和巡航功能。高配版本(26款1.5T Hi4 150Ultra领航版,200Ultra领航版)则升级搭载Coffee Pilot Plus辅助驾驶系统,支持全域高速NOA(自动导航辅助)、跨层记忆泊车、循迹倒车等功能。系统依托8MP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传感器,可实现0-130km/h 全速域覆盖,智能进出匝道、自主路径规划。
需要注意的是官方宣传的高阶功能并非标配,基础版本(26款1.5T Hi4 105 Pro和150 Pro)部分辅助功能需要另外付费选装,例如:差速锁(6000元),HUD抬头显示系统(2500元)。
竞品对比:“多场景+个性化”与“城市通勤舒适性”不同定位
猛龙强调电四驱结构带来的操控与脱困能力,其后桥电机独立驱动并可实现快速扭矩分配。在15-20万级插混SUV市场中,捷途山海T2也试图通过“方盒子”造型和新能源动力吸引年轻用户,但动力架构与猛龙存在差异。山海T2搭载1.5T+3DHT插混系统,偏重驾乘平顺性和舒适调校。
以山海T22025款1.5TD DHT 208km两驱林野版(指导价19.99万元)为例,其纯电续航略优于猛龙,但WLTC最低荷电状态油耗为6.4L/100km,高于猛龙200 Ultra版(指导价19.98万元)的6.09L/100km。
山海T2车身尺寸为5034/2006/1980mm,轴距2800mm,相比猛龙(4800/1950/1843mm,轴距2738mm)在车内空间方面更具优势。智能化配置上,猛龙的高阶泊车与高速NOA功能更为全面,而山海T2目前未强调同类高阶智驾功能。
其他非直接竞品还包括定位与价格更高的方程豹豹5(指导价23.98-32.98万元),以及风格不同但价格部分重叠的比亚迪宋Plus DM-i(指导价13.58-17.58万元)和银河L7(11.59-16.97万元)等高配版本。
15-20万级插混SUV市场趋向“全场景”竞争
随着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紧凑型插混SUV正从满足单一通勤需求,向覆盖越野、智能驾驶与个性化表达的全场景用车转变。
新车通过第二代Hi4系统与智能驾驶升级,强调了其“新能源+越野”细分市场的特质。但部分科技与舒适配置需要另外付费选装或仅高配版本配备(如内置行车记录仪,车载空气净化系统,氛围灯等);消费者自行斟酌部分配置的实用性和性价比。在与山海T2等竞品的对比中,新车能否以差异化技术体验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仍需市场检验。(编辑:晓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