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两天,奥迪E5 Sportback掀桌子了。
作为一台纯电“瓦罐”,不仅23.59万元的起售价让人惊掉了下巴,哪怕抛开奥迪的品牌光环和造型设计,单纯看三电和配置,它也能和小米SU7、小鹏P7等车型打得有来有回。
再搭配1万元保险现金、免费全景辅助驾驶等一系列购车权益,不仅让它几乎成了史上最超值的奥迪,也让这台车成功破了圈:
上市后仅30分钟,就收获了10153台订单。
但有意思的是,这台车却并没有和上汽奥迪A7L、Q6等车型一样,悬挂奥迪的四环logo,而是启用了全新的发光字母标——AUDI。
那么,这台车和其他奥迪究竟有哪些不同?又到底凭什么能把价格打下来?
刚巧在前几天,社长也试到了这台车。今天就借着这个机会,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01. 是上汽,不是奥迪?
先和大家简单过一下奥迪E5 Sportback的背景。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2023年7月份,奥迪和上汽集团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开启合资合作新篇章”这种官话,社长在这里就不多讲了。
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市场发展太快,变化也来得太快。所以奥迪找到了上汽这个合作伙伴展开联合研发,来满足用户对高端智能电动车的需求。
所以短短的10个月之后,双方官宣共同打造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新车将会覆盖B级和C级市场。
而新平台的首款纯电车,就是这台两年之后诞生的奥迪E5 Sportback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小伙伴会好奇一个问题:
一台车从立项到上市,哪怕所有人加班加点,最快也要3年时间才能完成。奥迪E5 Sportback凭什么能这么快?
这部分,要归功于上汽。
上汽在和奥迪的合作中,主要负责三个部分:
首先是奥迪最看中的、也能对标隔壁保时捷PPE的平台架构。
这部分上汽早就研发完毕了,也就是智己上的那套,只需要在基础上进行微调,满足奥迪的技术指标就能直接用。
所以奥迪E5 Sportback的800V平台、先进的电子电气架构、支持后轮转向的底盘其实都源于上汽,这才大幅度缩短了研发周期。
其次是电机。
379kW的最大功率、500N·m的最大扭矩、21000转的最高转速,放眼全球来看都是顶流。
而之所以奥迪E5 Sportback能把价格打下来,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平台架构源于上汽,很多零部件可以沿用,能够借到上汽供应链的成本优势。
电机是上汽集团旗下的华域电子出品;
电池是宁德时代的5C电池;
座椅由上汽集团旗下的延峰座椅进行定制;
空气弹簧和CDC,由大陆/采埃孚和上汽的合资公司提供;
辅助驾驶是Momenta的激光雷达+飞轮大模型方案,上汽是其第一大外部股东;
就连毫秒级调节亮度的天幕,也源自供应商海优威独创的PDCLC技术……
(这块“防晒级天花板”,今年5月份率先在智己L6装车)
那么,硬件几乎都来自上汽的奥迪E5 Sportback,到底还是不是一台奥迪?
这就要聊到接下来的重点:奥迪究竟做了什么了。
02. 是奥迪,不是上汽?
如果遮住车标,相信很多人都看不出这是一台奥迪。
没错,奥迪E5 Sportback的设计,和之前所有的奥迪都有所不同——
作为一台3.4秒破百的奥迪纯电瓦罐,它低矮的车身、饱满的轮拱、大尺寸尾翼、机盖和前保险杠的风道,都在强调肌肉感和运动感,而不是以往优雅大气的风格。
虽然还是那个灯厂,虽然还是熟悉的矩阵式大灯,但它并没有延续奥迪以往机械豪华的风格,而是在向数字化和科技化的方向靠拢。
尾灯的环形灯带和立体发光logo,同样呼应了车头的设计:
这一转变,在极简风格的内饰设计上就更明显了。
一整块带鱼屏连接两侧的电子后视镜、贯穿了整个中控台,几乎没有多余的元素:
中控屏下面多了一块曲面屏作为触控板,那个圆滚滚的3D形象是奥迪的语音助手:
副中控台这里是一套“功能密度最高”的操作面板,通过旋钮的旋转和按压、触屏的触碰和滑动,能实现几乎所有的车控功能:
而奥迪传统的豪华感,则由扎实的做工和用料来展现。
比如副中控台和四门上,大面积使用的北美进口橡木/栗木饰板,以及隐藏在木饰中“见光不见灯”的氛围灯带设计:
混搭材质、但宽厚属实的运动风格座椅,带加热/通风/按摩:
18扬声器、带天空声道的BOSE音响,标志性的前门大尺寸重低音:
主驾驶电动门、四门电吸门,全车无框车门+隔音玻璃:
为了避免安全带摩擦的噪音,特意做了下方的软塑包覆:
还有这个悬浮式轮毂盖:
这是奥迪有史以来第一次,把这么多的舒适性配置下放到一台20多万的车型上。
但这么多“离经叛道”的设计,并不意味着奥迪E5 Sportback不够奥迪。
在标准模式下,它并不会把过多的路感传递到方向盘上,而是给人一种舒适、稳健的感觉。女车主开不会觉得重,男车主开也不会觉得轻飘飘、没有安全感。
虽然四驱车型最大功率579kW、由奥迪全球首席quattro工程师进行调校,动力很猛、加速响应可以很快,但它在舒适模式下依然会增加一个比较大的滤波,让这台车“踩下油门立刻会有动力响应,但动力从0开始线性增加”。
只有在运动模式下,才会有“野兽出笼”的感觉。
同样地,在收油门滑行、踩刹车减速、甚至刹停时,奥迪E5 Sportback也如同巧克力般丝滑。
我这次也试到了奥迪E5 Sportback的辅助驾驶。体验主要有两点:
第一,和大多数momenta方案一样,能实现全场景的辅助驾驶。比如在没有标线的县道上,它依然能够识别周边的两轮、三轮车甚至是狗,并进行合理避让。
第二,它的驾驶风格做了大量联合标定,既保留了奥迪想给用户带来的驾驶体验(比如在匝道上会按照正常速度行驶而不是大幅度降速),加减速又保留了丝滑的体验。
不过也有不那么奥迪的,就是这台车的底盘。
或许是受制于2.2吨起步的车重,也或许是因为20寸起步的大尺寸轮毂,空悬+CDC的优势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虽然它对于弯道侧倾的抑制很不错、极限状态下的车身姿态也很稳健,但面对细碎的颠簸并不能很好地进行过滤,依然保留了大量的路感,体感也显得有些“碎”。
最终给大家一个两驱版车型跑不堵车的郊区路线的能耗表现。划重点,仅供参考:
03. 是奥迪,or不是奥迪?
社长曾经听到过一种说法,认为奥迪E5 Sportback之所以没有悬挂四环logo,就是因为这台车不那么奥迪。
但实际上,奥迪在1909年创立的时候,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采用的就是AUDI的字母标。
大家所熟悉的四环logo,是到了1932年四家汽车公司合并组建汽车联盟后才逐渐形成的。
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四环奥迪更加恪守多年积淀的造车传统,而字母奥迪更加强调突破自我的创新基因。
正因如此,在奥迪的百年历史里,字母标和四环logo才会交替出现。
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字母标的奥迪E5 Sportback,正是顺应用户呼声所做出的改变。
相比于传统豪华品牌,有些用户更喜欢科技属性更强的新产品,那就加速电气化和数字化转型,进一步突出科技感;
有些用户不想要品牌溢价,那就想办法降低成本。
在这里,还有几个既保留了豪华感,又能控制成本的小细节。
奥迪E5 Sportback的隐藏式门把手内侧,前排是带电容感应的。只要手碰到,车门就会自动解锁弹开,但后排没有。
HUD很清晰,但显示面积不算大。
因为蓝牙传输速率低,哪怕是高出好几个品质的音源,音质也远不如直接在车机播放。
如果用蓝牙能打70分,那用车机的QQ音乐就能给到80分。这套BOSE音响摇滚表现明显好于人声,环绕声表现也不错,在这个价位里接近第一梯队。
(想要1.3GB音源的小伙伴,后台回复“听歌”即可)
而这种种细节也就意味着,奥迪似乎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借助中国产业链和合作伙伴的力量,在技术研发、造型设计、成本控制、供应链管理等一系列领域进行互补,用双方最强的底牌,打造满足用户需求的王牌车型。
或许,这台史上最超值的奥迪,会成为BBA在中国转型新的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