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点的深圳科技城灯火通明,工程师在图纸上反复标注激光路径;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工程师,太阳未落山就已瘫在沙发上吞云吐雾。
7月11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一纸裁决,判定中国激光雷达龙头禾赛科技"败诉"。美方声称禾赛"助力中国国防工业",威胁其国家安全
讽刺的是,这家占据全球车载激光雷达30%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产品根本未在美国街道上行驶过!
禾赛的激光雷达,正是让问界、阿维塔等车型实现自动避障、泊车的"眼睛"。它扫描200米路况,数据实时传入车载大脑,替代人类完成极限操作。这种民用技术,却被美国扣上军事帽子。
更打脸的是历史记录:2024年5月,禾赛起诉美国防部后,五角大楼曾将其移出黑名单;短短3个月后又重新列入;如今再以同样理由封杀。反复横跳的制裁,连美媒都嘲讽:"这是被高科技帽子砸晕了头!"
禾赛凭什么让美国恐慌?
全球首家盈利:2024年实现全年盈利,出货量猛增至120万台
技术护城河:自研芯片、1700项专利筑起壁垒
统治级市占率:联合速腾、华为等中企攻占全球84%市场
反观美国激光雷达企业?因技术滞后、成本失控,接连溃败。美议员甚至提议"诱骗中企赴美建厂,再直接没收"——这哪是竞争?分明是抢劫!
美国敢肆无忌惮封杀,无非倚仗霸权旧梦。但这次踢到了铁板:
稀土管控:中国收紧镝等战略资源出口
技术封锁:电动汽车核心技术禁止外流
车企预警:比亚迪等对外投资收到风险提示
效果立竿见影:福特等美企陷入"无米下锅"窘境,中国却以500万辆新能源车出口量登顶全球第一。
当深圳工程师彻夜优化激光算法时,美国却在法庭上玩弄法律工具。封杀禾赛?不过是延缓本土车企衰亡的徒劳挣扎。
历史早已证明:靠制裁挡不住技术洪流。 美国若继续将中国创新诬为"作弊",终将被时代抛弃。毕竟——
凌晨的实验室灯光,永远比法庭的传票更照亮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