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失灵”这一表述,似乎自带引发公众焦虑的属性,一旦与汽车品牌关联,往往能迅速引爆网络舆论,成为流量聚集的焦点。近日,欧拉好猫就遭遇了这样一场“舆论围猎”,“刹车失灵致车辆冲撞民房”的传闻在微博、抖音等平台快速扩散,部分账号甚至未经核实便添油加醋描述“事故后果”,让品牌短时间内陷入信任危机。
面对这场危机,长城欧拉始终保持清醒与冷静,从始至终拒绝让事件陷入“企业辩解、公众质疑”的“罗生门”困境。其核心应对思路十分明确:不依赖情绪化辩驳,而是用权威司法鉴定结果作为澄清事实的关键依据。
欧拉深知,在信息碎片化的网络环境中,企业单方面的声明难以完全打消公众疑虑,甚至可能被解读为“自说自话”。因此,品牌没有急于发布自证内容,而是将重心放在了“构建可信证据链”上——事发后,欧拉联合服务商第一时间与车主(非驾驶员)沟通,最终双方达成共识,共同委托“贵州名鉴司法鉴定中心”开展事故鉴定。引入中立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加上车主的全程参与,让鉴定过程与结果具备了更高的客观性与公信力,从根源上堵死了“企业操控数据”的质疑空间。
2025年10月2日,随着鉴定报告的公布,这场舆论风波迎来关键转折点。报告详细还原了事故的核心细节:2025年9月8日,贵州省赤水市一处弯道发生事故,涉事欧拉好猫冲撞民房,事故过程中安全气囊正常弹出、车门正常开启;经专业检测,车辆的行车制动功能和转向功能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不存在质量缺陷。更关键的数据直接撕开了“刹车失灵”的谣言假面——事故发生前,车辆并未触发制动信号(即驾驶员未踩下刹车),相反,车速从42km/h快速飙升至79km/h,油门踏板始终处于满开度状态。这一数据清晰表明,事故的根源并非车辆“刹车失灵”,而是驾驶员的操作问题。
在澄清事实后,欧拉并未停下行动,而是进一步展现出维护自身权益与行业生态的决心。针对此前部分网络账号未经核实散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品牌在声明中明确表态:已固定相关传播证据,将坚决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相关方的责任。这种“先以证据澄清事实,再以法律反击恶意传播”的姿态,既坚守了企业的原则底线,也向行业内潜藏的“黑公关”释放了强硬信号,让恶意造谣传谣者意识到,此类行为必将面临法律代价。
欧拉的这次应对,不仅成功化解了品牌危机,更向整个汽车行业证明:面对谣言,最有效的反击不是情绪化辩解,而是经得起专业检验的权威证据;拒绝“罗生门”,才能守护品牌信誉,赢得公众的长期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