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铃国六柴油车的后处理,说起来就是个“技术活”,做起来却常常让修车师傅头疼。一抬头,仪表盘上的OBD故障灯又亮了,车主的眉头也跟着皱起。限扭,限速,憋得人喘不过气来。被报的故障码像是老中医的脉案,密密麻麻:P0136F3、P20EEFO、P2BAEF0……老是说发动机氮氧排放超标,SCR系统转化效率低,说白了,就是人家环保指标过不了关。
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往往和那几个氮氧传感器脱不了干系。上游、下游传感器一挂,不是数值偏高就是偏低,一点事都绕不过去。更有意思的是,尿素溶液、喷嘴、滤清器、混合器,个个都能把事搞砸。修车路上,明明是个传感器错误,掏家伙一查,排查流程还挺有章法,明明就是“理科生大作业”。
首先,诊断仪一插,故障码啥的都知道了。P20EEFO、P2BAEF0,典型的SCR不达标,前后氮氧传感器都已经盯死了后处理系统。OBD灯在亮,车跑起来像是有块大石头压着。遇上这类事,师傅的第一件事是拿出尿素测试仪。尿素浓度,有时候看着不起眼,其实十分讲究。它得老老实实在32.5%左右,一旦尿素稀了,根本搞不定氮氧排放。很多车主图便宜买尿素,跑出来水分大,一测就露馅了。浓度对不上,喷再多尿素都没用,传感器还是会报警。车主要么自认倒霉,要么赶紧换成合格的尿素溶液。
再一个疑点就是尿素喷嘴。别小看那点针尖上的工夫,喷得好坏直接影响雾化效果。堵一堵,喷一喷,很可能就成了“大夫”的活儿。拆下来对着空气试试,有时候能看见喷成一根水针,那基本可以确定雾化效果出问题了。堵塞、漏液、雾化不良,喷嘴毛病多着呢。解决办法也不复杂,清洗试一回,不行就只能换新的。
再往后,要看混合器。尿素喷出来要和尾气搅和均匀才能起作用,如果这玩意上堆满了结晶,那SCR催化剂也只能放那当摆设了。师傅一般要爬到车底,敲一敲,抠一抠,再生操作来一遍,盼着能疏通顺畅。有时候结晶积太厚,不清理掉,怎么调系统都没用。
系统弄明白了,就是SCR载体的问题。车开到高速上,跑到个八十迈,催化器温度拉到两百八十度上下,插台诊断仪,开始观察前后氮氧传感器的读数。理论上,SCR足够“能干”,下游氮氧浓度应该低得多。如果前后数据相差不大,那多半只能去考虑SCR载体是不是“中毒”了。常见的“罪魁祸首”有两个:一是柴油含硫太高,二是尿素不好。时间一长,催化剂表面全是污染物,效率直线下降。这个毛病出现,可不是刷刷电脑能解决的,老老实实地清洗、甚至更换才是根本办法。
再来看看更细致的P0136F3。这回轮到了上游传感器。故障码说:上游氮氧传感器测的数据跟模型对不上,氧气值老是出错。根上问题多数就是传感器头上糊了一层“锅底灰”,要么是碳烟,要么是尿素结晶。细心的师傅会一点点擦净,遇上顽固的,还得专门的清洗剂来上两下。清理没效果,再检查传感器线束、插头有没有破损腐蚀,电压对不对路。真遇上内伤,直接换掉传感器才是王道。
当然,归根结底,别忘了“软件在硬件之上”。不少毛病其实就是ECU的数据或者程序跟不上。厂家一升级版本,神奇般的全消失了。这事很多老司机都遇到过。数据过时就像穿了小了两码的鞋,干啥都别扭。所以但凡修到这个地步,师傅都会顺手把电脑数据升到最新版——与时俱进,车才不掉队。
别小看这些流程,虽说都是老生常谈,但一步一步走下来,毛病总得能揪出来。国内路况、油品、尿素质量参差不齐,本来就是后处理系统的“重灾区”。一辆大车一天到晚跑高速,偶尔熬上一筐劣质尿素,也有可能平日没事,到了年检或者短途的时候才爆表。修车就是这样,有时候四两拨千斤,有时候一通捣鼓还得反复确认。
很多车主其实根本不知道SCR、氮氧传感器这套,是咋回事,只认准OBD灯不亮,车能跑就行。真出问题,《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修车也是一样。知流程、懂原理才不会走弯路。有的老手甚至常备一套传感器、喷嘴,行车路上遇到埋雷,熬夜也能现换。也有的修理厂为了节省时间,经常搭配一台尿素浓度测试仪和喷嘴雾化观察设备,能在最短时间给出问题诊断,大大减少客户等候。
都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实际上车辆后处理系统问题大多从小处积累。尿素不达标,喷嘴堵一宿,你要不及时发现解决,分分钟扯上一大堆件儿。多数时候,还是离不开耐心和细心,头脑得清楚,工具得齐活。
不难看出来,这一环扣一环的排查流程,是厂家多年经验堆起来的。每一步其实都在拆解原因,先找数据,再查硬件,然后对软件补丁。只要跟着“路线图”一步步往下,搞定刁钻故障码根本不在话下。就算遇到“疑难杂症”,最多花时间,问题总有法子翻篇。
最后一句,车出门在外,勿以故障小而不查,尿素合格,传感器好用,省心省事,省下一身烦恼。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