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盈利却押注增程,刘涛能为智己汽车逆风翻盘吗?

你要是说现在谁的处境尴尬得连老天都看不下去,那智己汽车铁定榜上有名。8月份6108辆的交付量扔在新势力堆里,直接垫底,平均每款车月卖出不过1527辆。全年1-7月,一共才2.5万台,同比还下跌6.25%——什么概念?全国各地的4S店经理看了都得抹眼泪。再看看财务报表,上半年直接亏个18.25亿,利润率-51.32%,别说掏腰包,就是纯粹躺平也比这强。你说这是谁的锅?市面上风评一边倒,矛头死死对准联席CEO刘涛。顶着“掌门人”的名头,这位大哥一次次用雷人操作刷新行业下限,还能坦然自若,属实是块能扛事儿的“好钢”。可问题来了到底是刘涛拖累了智己,还是智己匹配了刘涛的style?让咱们慢慢揭开这场造车罗生门的遮羞布。

尚未盈利却押注增程,刘涛能为智己汽车逆风翻盘吗?-有驾

江湖传言,Auto界也讲“内卷”,可智己“卷”的方式属实独树一帜产品平平、亏损飘红、口碑爆雷,材料齐全。热闹不嫌大,刘涛偏偏变成了流量主角。他的每一次公开亮相都堪比网络热搜,绝不让吃瓜群众空手而归。上次发布会堂堂CEO公开拿友商小米的数据搞“乌龙”,人家连连澄清,智己才“姗姗来迟”发道歉公告。这操作,堪比大学生交作业拖到最后五分钟,堪称年度几大离谱事故之一。可刘涛的表演还没完——发布会上旗帜鲜明地宣扬加班,比如员工加班错过孩子出生;又剑走偏锋地向特斯拉动刀,说人家是“草菅人命”,再拿理想L9说成是“换个壳的GL8”。打友商牌、卖惨牌齐上阵,深怕网友没长心眼。别的汽车老板是求着被捧,他却靠争议赚眼球,这曲线营销,玄之又玄。

要说车圈故事大多离不开油电新旧PK、价格战等老黄历,智己的“花活”可真是独一份儿。过去一年,刘涛亲自为品牌“亲身试驾”,但不是秀技术,是“现场翻车”新车上市当天,现场示范漂移,圈没画好自己先把车开撞了。这感觉,就像东北大哥露了一手钢管舞,结果扭到了腰,网友直呼“服了”。宣传视频里高速违停、实线变道、车里包饺子,把产品安全底线全拉低,网友一边笑一边骂,交警看了估计得直接背过气去。更神奇的是,这些营销手法并未转化销量,智己仍然在市场里举步维艰。老百姓也迷糊是我们不懂,还是厂老板搞得太玄?看看身边的二舅——去年还嘲笑新能源“割韭菜”,今年悄悄买了特斯拉。为啥换车?二舅说“我可不想买个天天上热搜的牌子,花自己钱,买踏实车,日子过得硬气!”这话粗理不糙,用户也怕被当成营销实验小白鼠。

尚未盈利却押注增程,刘涛能为智己汽车逆风翻盘吗?-有驾

表面上风波似乎告一段落,智己上线新车LS6,19.79万的售价,说好听点儿“有诚意”,说难听点儿“底气不足”。官方大肆宣传“三十分钟破万单”、小订突破五万。表面红火,实则隔靴搔痒。小订终究与大定两码事,交付才是真章。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上一代LS6上市时销量也一时可观,结果质量掉链子,销量随即断崖式下跌。风头过后呢?一地鸡毛。刘涛也不是没靠山,上汽集团大树好歹还没砍掉,智己仿佛在靠“爹味”撑着。不管怎么折腾,就是烧钱,越烧越亏。一帮股东可能早就在群里吐槽“这是造车,还是放烟花?”这份阴差阳错的“假性繁荣”让市场表面平静,实际上风暴越酿越大。

可亮点来了,该来的终归得来——一位高喊“我们这次真的把压力给到油车了”的CEO,是不是上台领错剧本了?新能源的赛道,本来应该“友商对标”,刘涛偏偏抬出油车打擂台,活像硬把网球拍当乒乓球使。先不说油车用户爱投奔新能源,咱比比产品实力全新智己LS6长续航其实靠“大电池肉堆”,自重大,边际效应减到极致。再看特斯拉Model 3,62.5kWh电池包就溜达出600公里,轻量化和控制成本两头赚。智己光靠大电池搞续航,成本飙不说,自重拖累续航,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厂搬运工”。再看看“增程式只有后驱”这操作,敢情2.3吨的SUV就这么自信,后排坐几个大老北鼻,转个弯都得捏把汗。急转弯的时候稳定性哪儿去了?安全感全变成了“看直播抽盲盒”,操控随缘吧。放眼新能源市场,真正热销的车型——问界、理想,用户注重的是用车安心、全方位配置,而不是靠CEO能整出多少活儿。刘涛“油车比拼”的噱头,更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独角戏对比友商,选手稀烂;比油车,观众不来。

尚未盈利却押注增程,刘涛能为智己汽车逆风翻盘吗?-有驾

新一轮热炒后,市场表面暂时归于平静。看着预售数据红红火火,背后却暗藏危机。新车订单能不能变成现金流?口碑能不能破圈逆袭?小高峰下又是低谷。用户越来越聪明,谁都怕买车买出“非酋”的命,毕竟前有小鹏“交付即停产”,后有哪吒“质量门”,新能源车圈被“翻车”新闻刺激得有点免疫了。更尴尬的是,刘涛这块“免检金牌”也快到期了。鸿蒙智行和上汽合体上新“尚界”系列,尚界H5配置、口碑样样不输,直接抢高地。股东算盘打得啪啪响利润靠谁?品牌靠谁?智己越烧越亏,尚界越卖越欢,刘涛这“快乐老刘”的日子还能几时?对立愈发激烈,“丢车保帅”都是常态。刘涛一边喊着“产品为王”,一边“戏份为先”,到头来,市场的选择越来越分明,不愿再搞“盲投押宝”的年轻人早给智己按下暂停键。企业命运走到十字路口,下一步是“重启”还是“止损”,恐怕已经不用HR面试官投票了。

大伙儿说,刘涛这号人物,没点闯劲早待不住造车岗位,可张扬过头也能闹成反面教材。你说智己产品不给力吧,人家销量有个“预售高峰”;说品牌操盘失控,CEO出个门又能刷屏上热搜。到底是市场看不懂,还是高层有别样追求?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产品实力和用户口碑才是硬通货。可要是全靠口嗨,产品没本事,三天两头刷存在感,点赞转化不了销量,迟早让人见风使舵、调头就走。市场不缺“奇葩新闻”,可能持续卖钱的好车,才是立足的资本。哥们儿您那套东北限时欢乐送,大家图个乐子,但真花钱买单,还得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上。再多花样,救不了一台没人买的车。

尚未盈利却押注增程,刘涛能为智己汽车逆风翻盘吗?-有驾

你说这刘涛频频爆梗、骚操作不断,是智己汽车变现路上的加分项,还是耽误大事的“定时炸弹”?有网友觉得市场就爱有戏的“活宝CEO”,也有人吐槽“该正经别再整活”。到底是全靠眼球博关注,还是拿真本事创造价值?来——你站哪队?品牌“戏精”能让你为这车买单吗,留言争起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