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社长佐藤恒治说"如果一辆车不能带来乐趣,那就不能称之为汽车",这话听着挺热血,但细想又觉得哪里不对劲。一个造了几十年买菜车的企业,突然开始大谈驾驶乐趣,就像食堂大妈突然跟你讨论分子料理一样违和。
看看丰田这些年都干了什么?凯美瑞、卡罗拉这些车确实皮实耐用,但也无聊得像白开水。现在突然搞出GR86、Supra这些运动车型,还说要让每辆车都有驾驶乐趣,这不是精神分裂是什么?更讽刺的是,就在佐藤社长说这话的时候,他们最具运动基因的Supra车型却要停产了。
这让我想起那些突然转型的网红餐厅。前脚还在卖9.9的盒饭,后脚就搞起人均500的创意料理。结果呢?盒饭做不好,高端料理也四不像。丰田现在就像个中年危机的上班族,突然买辆跑车想证明自己还年轻,却忘了自己最擅长的其实是当个靠谱的奶爸车制造商。
说到底,这就是典型的商业焦虑。电动车时代来临,传统车企都在慌不择路。特斯拉们把车造成电子产品,新势力们天天讲智能驾驶。丰田发现自己那套"耐用可靠"的卖点不灵了,就开始病急乱投医,连"驾驶乐趣"这种玄学都搬出来了。
但问题是,驾驶乐趣是装不出来的。宝马M3开起来热血沸腾,不是因为设计师在PPT上写了"要有驾驶乐趣",而是几十年赛道经验的沉淀。丰田现在说要让每辆车都有乐趣,就像让每个公务员都变成脱口秀演员一样不现实。
更值得玩味的是佐藤社长那句话:"我们绝不会让汽车变成纯粹的商品。"这话说得漂亮,但看看丰田这些年为了利润干的那些事:全球大规模召回、测试数据造假、电动车战略摇摆不定...哪件事不是在把汽车当商品?
其实消费者要的很实在:要么给我极致的实用,要么给我纯粹的乐趣。最怕的就是这种既要又要的投机主义。就像相亲时说"我既要你温柔贤惠,又要你独立自主",最后往往两头不讨好。
丰田如果真的想转型,就该学学保时捷:把911做到极致,同时用卡宴赚钱。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边喊着驾驶乐趣,一边又舍不得放弃那些无聊但赚钱的买菜车。这种首鼠两端的策略,最后很可能既丢了基本盘,又赢不了新市场。
说到底,企业转型最怕的就是既要...又要...还要...。就像一个人既想保持体面工作,又想追求艺术梦想,最后往往在纠结中一事无成。丰田现在需要的不是漂亮口号,而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汽车公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