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买车,尤其是考虑换一辆纯电动车的时候,心里头琢磨的事儿可真不少。
这车样子好不好看?
坐着舒不舒服?
最关键的是,开起来到底怎么样?
续航里程实不实在?
尤其是一家人出行的SUV,很多人总觉得电动SUV开起来有点像开船,晃晃悠悠的,真上了高速或者跑山路,心里能有底吗?
最近,比亚迪在上海组织了一场媒体试驾会,主角就是他们海洋网的一款全新纯电SUV,叫海狮06EV。
这场活动就好像是把车子拉出来,当着大家的面儿,实打实地“体检”了一番,把这些咱们关心的问题,都摆在明面上来解答。
咱们得从根儿上说起。
一辆车好不好,得看它的底子,也就是平台。
海狮06EV用的是比亚迪最新的e平台3.0。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说白了,就好比盖房子。
以前有些电动车,是在原来烧油的汽车架子上改造的,我们管那叫“油改电”,就像在老房子的地基上修新楼,总感觉有些地方不那么协调。
而比亚迪这个e平台,从设计之初就是为了纯电动车量身定做的,是一张全新的图纸,一个专门为电动车打造的坚实地基。
电池怎么放最安全、重心最低,电动机怎么布局效率最高,车内空间怎么利用最合理,这些问题在一开始就全部考虑进去了。
这就带来一个非常直观的好处,体现在一个叫“十二合一智能电驱系统”的东西上。
以前的车,电机、控制器、变速器这些大大小小的零件都是分开的,七零八落地装在车里,既占地方,能量在它们之间传来传去还会有损耗。
现在比亚迪的工程师就像个整理大师,把这十二个核心部件高度整合,打包成一个紧凑的整体。
这么做的好处立竿见影,首先就是省地方,车子内部,特别是乘客坐的地方就宽敞多了。
其次,能量传输的路径短了,中间的浪费就少了,效率自然就高。
反映到咱们开车上,就是在上海那种车流密集的快速路上,一脚电门下去,动力来得又快又顺,没有那种猛地一蹿的突兀感,而是像一股绵延不绝的力道在推着你走,既有劲儿又舒服,这就是技术集成带来的从容。
光有劲儿还不行,SUV嘛,还得坐着稳当。
很多人对SUV的印象就是重心高,过弯的时候侧倾大,走点烂路就颠得不行。
海狮06EV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拿出了一个看家本领,叫“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这个系统您可以理解成一个反应极快的“底盘管家”。
它通过车上的各种传感器,一秒钟能扫描几百次路面情况,然后飞快地调整悬架的软硬。
举个例子,当你在场地上快速绕桩,车身刚要倾斜,系统马上就知道了,立刻让外侧的悬架变硬,牢牢撑住车身,让你感觉车子紧紧贴着地面,开起来特别有信心,一点都不像在开一台高大的SUV。
可当车子行驶在有些坑洼的城市道路上时,这个系统又会立刻让悬架变软,把那些零碎的颠簸都过滤掉,保证车里老人孩子坐得安稳。
这种“该硬的时候硬,该软的时候软”的本事,彻底改变了过去悬架要么硬邦邦、要么软绵绵的“二选一”难题。
所以试驾的媒体才会感觉,这台车开起来既有轿车的灵活,又有SUV的舒适,操控感和舒适性结合得非常好。
当然,现在的车要是不会点“智能”的活儿,都不好意思出门。
海狮06EV在这方面也下了功夫,它搭载了一套叫“天神之眼C辅助驾驶三目版”的系统。
为啥要特意说“三目”呢?
这就好比我们人有两只眼睛,能形成立体感,可以准确判断物体的远近。
很多车的辅助驾驶只有一个摄像头,就像独眼龙,虽然能看见,但判断距离和角度总差那么点意思。
海狮06EV用了三个摄像头,一个看得远,两个看得宽,三个组合起来,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就变得非常立体和精准。
在上海那种人车混杂的复杂路况下,突然从旁边窜出来的外卖电动车,或者前方车辆不打灯突然变道,这套系统都能提前发现,并且用一种很柔和、很像老司机的方式帮你微调方向或者减速,而不是那种吓人一跳的急刹车,让驾驶变得更安全、也更轻松。
要说最让大家印象深刻的,还得是它的智能泊车功能。
尤其是在大城市里,找车位难,停进去更难。
很多新手司机,甚至一些老司机,都对侧方停车和停进狭窄的地下车位感到头疼。
海狮06EV的全场景泊车辅助系统,几乎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不管是侧方位、垂直车位,还是斜着的车位,甚至是在没有划线的地方,你只需要在车里的中控大屏幕上,看着摄像头传回来的实时画面,手指点一下你想要停进去的位置,然后就可以松开手脚了。
车子会自己打方向盘、自己控制油门刹车,几进几退,流畅地把自己停得妥妥当当。
现场体验的媒体都觉得这个功能实在太方便了,它不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而是真正解决了我们日常用车中的一个大痛点。
通过这次全方位的体验,能明显感觉到,比亚迪造车不光是在堆砌各种先进技术,更是在认真思考我们普通人开车时会遇到什么麻烦,然后用技术手段去解决这些麻烦,让车子真正成为一个智能、舒适又安全的好伙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