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绝唱 第五代EA888救赎与遗憾 生不逢时的技术巅峰
二十年了。
EA888终于不烧机油了。
可惜观众已离场。
*
一、烧机油的噩梦 终于醒了
EA888的机油尺。
曾是车主的噩梦。
第一代。2006年。
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
很超前。
但烧机油。
第二代。2009年。
加了油气分离器。
问题没解决。
“谁修谁发家”的梗。
流传至今。
第三代。2011年。
双喷射系统。
两级离心式油气分离器。
加了锥形装置。
好转了。
但未根除。
第四代。2020年。
燃油喷射压力更高。
颗粒捕捉器升级。
可惜没引进国内。
现在。
第五代EA888来了。
500Bar超高压燃油直喷。
喷油压力惊人。
相当于海底5000米压力。
燃油雾化颗粒微米级。
燃烧更充分。
VTG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
保时捷同源技术。
低转速缩小截面。
加速废气流动。
高转速扩大截面。
稳定增压压力。
涡轮响应速度提升30%。
迟滞?几乎没了。
全工况米勒循环。
通过AVS可变气门升程与进排气双VVT技术实现。
热效率提升。
低油耗范围扩大5倍。
紧耦合排气净化装置。
三元催化器和颗粒捕捉器高度整合。
靠近排气口。
处理效率高。
实现无感再生。
颗粒捕捉器堵塞?
彻底解决。
等离子缸壁镀层。
源自保时捷赛车技术。
缸体磨损降低72%。
双唇油封。
波浪活塞环。
刮油效率翻倍。
积碳无处藏身。
烧机油?
成为历史。
二、强得不像话 但生不逢时
参数很漂亮。
最大功率200千瓦(272马力)。
比第三代高功版提升14.3%。
峰值扭矩400牛·米。
提升23.5%。
途昂Pro零百加速7.6秒。
提升9.5%。
WLTC工况油耗。
仅8.35L/100km。
远优于国六标准。
提前满足国七。
耐久性测试更严苛。
600台样机。
2.5万小时台架测试。
100万公里强化路况。
600万公里整车测试。
极寒。
极热。
高海拔。
全都测了。
动力总成终身质保。
有底气。
但是。
市场变了。
2025年。
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预计达55%。
技术迭代快。
一年一代差。
同价位油车。
看出差别要十年。
电车呢?
一年就换代。
第五代EA888动力强?
同价位插混零百轻松4秒级。
油耗低?
理想L7馈电才5升。
智能化?
燃油车电子电气架构算力低。
扩展性差。
L2级智驾普及都慢。
电车已推进至L3级。
大众努力了。
途昂Pro配L2+级智驾。
华为高阶智驾也上了燃油车。
但对比电车的原生智能平台。
仍有差距。
就像诺基亚N97。
巅峰时撞上iPhone4。
技术完美。
但时代过去了。
三、油电之争 远未结束
燃油车没死。
尤其特定场景。
二三线城市及农村。
充电设施不足。
燃油车渗透率超60%。
极寒地区。
如东北。
燃油车偏好度达85%。
北方寒冬。
电车续航缩水。
充电桩排队。
燃油车仍是刚需。
出口市场。
2024年中国燃油车出口占比77%。
约440万辆。
发展中国家。
需求旺盛。
混动是过渡桥梁。
插混/增程车占比逼近新能源的50%。
融合油电优势。
第五代EA888其实预留了P2混动接口。
有电气化兼容性。
可惜啊。
大众在燃油机极限上死磕。
VTG。
500Bar。
米勒循环。
技术堆到顶。
热效率逼近40%。
却难敌电机95%以上的效率。
内燃机的挽歌。
是进步也是谢幕。
*
第五代EA888。
是燃油技术的绝唱。
唱给了空场观众。
技术巅峰。
生不逢时。
你会考虑吗?
还是已投向绿牌?
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