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不少粉丝留言,都在问雷克萨斯ES 2025款到底值不值得买。
作为混迹汽车圈十年的老司机,我特意把实车体验和用户论坛的吐槽翻了个遍。
这车啊,就像一位穿着西装的老派绅士,在新能源浪潮里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固执。
今天咱们不整虚的,就唠唠这台车到底哪里能打,哪里劝退。
先说最直观的外观,纺锤格栅配上分体式大灯,乍一看还是那个熟悉的雷克萨斯。
不过仔细看细节,贯穿尾灯的灯带造型比老款犀利不少,晚上点亮后辨识度极高。
有车主在论坛发帖说:"朋友总问我这车是不是换了奔驰标",看来家族设计语言的辨识度确实成功。不过也有年轻网友吐槽:"这前脸设计太老气,要是换成贯穿式灯带更好看"。这种争议其实挺有意思,说明雷克萨斯在设计上确实抓住了传统豪华车用户,但可能正在流失年轻群体。
坐进车内,雪夜白内饰配竹纤维饰板,第一感觉就是两个字:舒服。半苯胺真皮座椅的触感确实没得说,特别是夏天摸上去不粘手。64色氛围灯晚上开起来特别有情调,有车主晒出照片说:"我家猫都喜欢趴在中控台上睡觉"。不过也有实用派网友指出:"后排地台凸起太高,1米8的大个子跷二郎腿根本伸不直"。这种细节差异,可能正是雷克萨斯坚持进口带来的双面性——用料扎实但空间优化不够灵活。
说到混动系统,雷克萨斯玩了这么多年确实有底气。2.5L油电混动版本实测油耗4.8L,加满一箱油从北京跑到南京还能剩两格油,这种续航能力确实是燃油车比不了的。但问题来了,现在满大街都是插混车,动不动就1000公里续航,ES的1200公里续航反而显得不够用了。更让人着急的是动力表现,2.0L版本零百加速要10秒多,混动版也要近9秒。有车主在高速上超车时感慨:"踩油门半天没反应,急得我直冒汗"。这种动力短板,在油价下跌的当下,确实让不少人转投新能源怀抱。
静谧性一直是雷克萨斯的卖点,实测60公里时速噪音52分贝,确实比同级德系车安静。但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有车主在隔音玻璃上贴了防爆膜,结果反而觉得胎噪更明显了。后来才明白,原厂玻璃和隔音棉的搭配才是关键,自己乱改反而画蛇添足。不过后排没双层玻璃这点,被好几位后排乘客吐槽:"过减速带时头顶位置咯吱响得明显",看来豪华车该有的细致,雷克萨斯还是差点意思。
说到价格,29.99万的起售价确实比BBA同级别低,但终端优惠后ES 300h能做到30万落地,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有销售透露:"现在订车送保养套餐,算下来比宝马3系每年能省2万块"。不过对比新能源车就尴尬了,星纪元ES起价不到20万,续航还多50公里,更别说800V快充40分钟补能400公里。有年轻消费者直言:"同样的钱能买两台,谁还买油车?"
配置方面最让人无语的是车机系统。有车主在论坛发视频演示:导航到商场停车场,系统居然把"负二层"念成"负二次层"。语音助手就更离谱,说"打开座椅加热",结果打开了空调。这种基础功能掉链子,确实让科技配置成了摆设。更关键的是,L2辅助驾驶连自动变道都要人工确认,对比小鹏G6的自动泊车和高速NGP,雷克萨斯的保守策略显得格格不入。
在配置差异化上,ES 300h臻享版37.99万的价格确实香。全景天窗对于怕晒的南方用户来说简直是救星,手机无线充电比宝马的感应式好用多了。但顶配版48.89万加装的HUD和马克莱文森音响,个人觉得溢价有点高。有音乐发烧友测评:"音响效果确实震撼,但花两万块买个音响,不如用这钱去听演唱会"。
说到选购建议,我觉得要分情况看。如果是公司用车,ES 200的低油耗和免购置税政策确实划算。但家用的话,ES 300h的综合性价比最高,特别是终端优惠后30万出头的价格,比凯美瑞混动贵点,但体验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不过要提醒各位,雷克萨斯的终身质保只限首任车主,如果考虑二手车保值率,这点需要提前算清楚。
现在新能源车卷得这么狠,雷克萨斯还在坚持进口油车,这种固执让人既佩服又着急。有经销商透露:"现在看车的人不少,但真正下单的还是老客户居多"。这说明品牌忠诚度确实存在,但市场份额正在被新能源车蚕食。就像有车主说的:"开着ES上路,别人都以为我开的是古董车"。这种认知差距,可能比产品力差距更让雷克萨斯焦虑。
最后想问问各位看官:如果是你,会为了进口品质和低养护成本选择雷克萨斯ES,还是愿意多花点钱买新能源车的科技感?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毕竟买车不是买白菜,得综合自己的用车场景和价值观。是坚守传统豪华的"佛系",还是拥抱变革的"激进",这道选择题,可能比车型参数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