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车王者归来:马自达EZ-60凭6C神盾电池9分48秒刷新充电纪录,38.6℃低温引爆全网,合资车终于不装了?
停车场里,一位老哥正盯着充电桩上跳动的数字发呆。596kW的峰值功率,9分48秒从30%充到80%,电池包表面温度还不到39℃。这可能是我见过最“不讲道理”的一次充电体验。
央视财经那次直播,红外热成像仪全程跟踪,EZ-60的“6C神盾”电池包最高温度点就在BMS三通阀附近,仅38.6℃。要知道,同级别的3C电池这个数据通常得50℃往上。技术细节听起来挺玄乎——什么“超电子导体”磷酸铁锂包覆,什么“冲压翅片+微流道”一体式液冷,但落到用户体验上就是一句话:买杯咖啡的功夫,续航就能增加400公里。
更有意思的是那台转子增程器。马自达把消失多年的转子技术复活了,不过这次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专门用来发电。0.8L排量,代号8C-RE,峰值热效率居然做到了38.1%。关键是静音效果,实测怠速发电噪声只有38dB,比四缸机低了9个分贝。天津车展上有工程师做过“水杯挑战”,方向盘上放杯水,发电模式下水面几乎不起波纹,视频在抖音爆了。
开过几天后,你会发现这车的门道远不止充电和发电这么简单。那套“Karakuri”第三排座椅,7秒钟就能完全收纳到地板下,形成1.9米长的纯平地台。B站上有UP主把它改成移动影院,一晚上看完整场电影才耗1.8度电,剩余续航还能跑120公里。
冬天雪地测试时,EZ-60的“i-ACTIV AWD-R”电四驱表现更是让人刮目相看。后轮扭矩分配从0到100%只要66毫秒,雪地圆周漂移直径比Model Y少了4米。汽车之家那次冬测直播,起步、制动、雪坡三个项目全拿第一,评论区被“东瀛宝马雪地王”刷了屏。
说到驾驶辅助,顶配车型的4颗激光雷达藏得很巧妙,分布在前后保险杠和左右侧裙。配合两颗高通8650芯片,AI算力200TOPS,功耗却只有60瓦。北京五环118公里实测,全程只接管了2次,一次是遇到施工锥桶改道,另一次是外卖电动车逆行。按厂家测算,整个激光雷达+算力的成本每公里摊下来不到1分钱。
最让人意外的或许是马自达这次的质保政策。三电终身质保不限里程,转子增程器10年30万公里,连“缸体涂层磨损”这种易损件都包。车机还会实时监控转子健康状态,提前两周预约保养。网友调侃说:“买台车送个私人医生,合资大厂头一回这么卑微。”
从北京朝阳公园开到崇礼山顶,210公里全程馋电油耗3.3L/100km,加油费只花了51块钱。同场对比的问界M5增程版油耗5.8L,差价几乎一倍。评论区最高赞说得挺有意思:“51块就能上冬奥赛道,还要啥摩托车?”
车身工艺这块,EZ-60的A柱用了“1.2mm激光拼焊+1800MPa热成型”一次冲压成型,把传统三段拼焊变成一段整体,焊点从58个减到16个,减重3.2公斤。马自达把生产线直播开放,抖音上的工业党博主看得热泪盈眶:“这才是制造业该有的样子。”
音响系统搭载的SONY 360 Reality Audio也挺有趣,36扬声器分布全车,副驾可以戴着传感器耳机看演唱会,主驾听导航,互不干扰。周杰伦那次线上演唱会车内首测,弹幕满屏都是:“副驾女友哭了,主驾我还得看导航,这车太懂分裂。”
说实话,这些年合资品牌在新能源赛道上确实有些被动。不过EZ-60这波操作下来,感觉马自达可能是真的不想再“佛系”了。技术储备摆在那里,关键看愿不愿意拿出来。从目前的表现看,这家以“偏执”著称的日系厂商,这次似乎是认真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