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河南和山东这两地正上演一场激烈的花生保护战呢。
起因是无人驾驶快递车把大妈晾的花生给撞坏了,家里人看到后,拦着不让走,要求赔偿。
网友说:“用妖术对付妖术,这公路上晒粮食,真是埋雷呢。”
农作物收割完毕后,得靠晒干把水分降下去,才不容易发霉,好储存,方便以后卖出去。
尤其到了秋收的时候,晾晒粮食可是一件大事,但要是找不到合适的地方搞大面积的晒场,不少农民就会跑到公路上去。
不过呢,公路毕竟不是自己家的院子,也不是自家的地盘,过往的车流那么多,搞不好还会带来安全隐患。
农民看着自个儿一天天辛苦种出来的粮食被压坏,心里难免就起了大冲突。
最近正赶上花生收获季节,好多村民直接把刚收的花生铺到马路上晾晒。
事情的起因
河南郑州有位大妈,竟然把自家花生全摊到了马路上。
一条双向四车道,硬是占满了一个车道,剩下三个车道勉强让车子挤过去。为了避免粮食被经过的车辆压坏,大妈还在花生周围用障碍物围起来。
虽然这样做还能保护花生不被压碎,但也给路过的车子带来了不少麻烦。
平时大家见到这种情况多数都会绕开,毕竟那是农民一年辛苦积攒下来的成果,不过马路上堆着花生也确实不合适,容易引发事故。
过去,司机跟晒庄稼的大妈大爷吵架的事儿还挺多,这回,可真是用科技碾压了传统,换成了无人驾驶。
顺丰无人车跑得飞快,把大妈的花生一路压到尾,也真够威风的。
气得大妈不停地拍着无人车,车子却依旧超有礼貌地喊着:“自动驾驶车,随时停车,请保持两米距离哟。”
大妈哪儿懂什么自动驾驶车,她就是觉得小车踩坏了花生,非得出声发泄发泄,这“打车”也没让她舒坦一点。
现如今,科技正悄悄地改写着社会,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就是其中的代表。
科技改变生活
到2025年8月,顺丰同城的无人驾驶快递车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投放了超过800辆无人车。
无人车的优点可说是多方面的,优势不少。
无人车算是一开始投资再加上后续的维护费用,不用担心支付工钱、社保这些烦恼,也没有疲劳驾驶或离职的困扰,长远来看,能大大减少物流行业里头最大的人力成本开支。
无人车能真正做到“人停车不停”,特别是在夜间充电、维护时间里,车辆依旧保持队伍的正常运转,大大提高了资产的利用效率和全天的配送能力。
在封闭的园区、大学校园、大型厂区,还有那些高档小区里头,普通的配送车进不去,快递员得走好长一段路才行。
无人车就能自由出入,直奔楼下,把快递送到楼门口,完美解决了那些传统配送不能到达的死角。
靠着精准的机械操作配合AI视觉识别,无人驾驶快递车不仅能顺利搬运货物,还能做到投递无误,货物损坏率大大降低。
挺有意思的是,智能路由的优化是靠着大数据和AI算法实时分析路况、订单密度、天气这些因素,然后动态调整出最优的行驶路线。
不仅能防止耽搁,还能巧妙绕开堵车,确保送货速度稳稳当当。
可是,大妈在马路上晾晒的花生算是越界啦。
无人驾驶快递车的车辆情况、货物地点、周边环境都能实时掌控,这样一来,“丢件”或者“误送”这种事就少了不少。
无人驾驶也省去了人为因素带来的麻烦,比如情绪波动和疲劳驾驶,能更好地保障路上的安全。
更有意思的是,无人车没情绪,永远不会“脸色差”,每次配送都按规矩走,保证服务既标准又一致。
就算是大妈去打它,小车还是挺有礼貌地说,让它站远一点,挺有耐心。
要说的话,现在的无人配送车大多都用纯电动的,不排放污染,噪音也低得很,挺适合在人多的城市里跑,有助于减少碳足迹,还能缓解噪音问题,符合“双碳”这个目标。
要减轻城市交通的拥堵,靠集群式的智能调度,无人车队能更合理地分配道路资源,降低空驶和绕路的情况,从系统角度提升整个城市物流的运转效率。
归根结底,无人车配送不仅仅是“无人”那么简单,背后实际上是自动化、智能化以及网联技术对传统物流方式进行全面升级的体现。
它正从一个新鲜的想法,慢慢变成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效率和用户体验三大难题的重要支撑,在推动整个行业服务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实际上,像大妈这样占用车道的行为是违法的,一旦报警,警方会予以处罚,罚款数额也不小,而且还可能留下案底。
遇到这种事情,咱们得摆正心态,好好面对,采取合适的办法解决问题。
网友们纷纷调侃:“大娘,帮我剥个罗森呗!”
无人驾驶快递车:“大娘,车轮帮你免费剥个罗森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