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隔壁李工买了一台奥迪A6L,说起选车那会儿纠结得厉害。早晚高峰堵得慌,他原本就想着买个够省心、开着舒服的。可一进店,人家销售甩来一摞配置单,头都晕。这A6L,每个版本里头那点差别,外行人光听名字差点记不住,40 TFSI、45 TFSI、55 TFSI,后面还带个动感型、致雅型的尾巴,越看越起火。
动力这茬,李工头一回试驾就跟我嘀咕,说40那台2.0T的发动机,马力190匹,油门踩下去有劲,平时市里上班、送娃儿都绰绰有余。8秒多一点的零百加速吧,他说“一脚下去想超谁就超,够味儿。”但油耗,别信网上说的家用“5个油”,工地老王实测下来,长春市区跑个8、9升才是常态。价格呢,优惠完下地,他记得42万不到点。
要是家里时不时得跑个高速,李工后来琢磨着45 TFSI那245匹的机子才更舒坦。多这点马力,说实话高速再给油儿才有底气。他还跟我显摆,说销售吹这一级的“高功率”,其实就是电脑刷出了不同输出,维修师傅老宋私下聊说:“这动力钢炮还得看你舍不舍得踩油门。”加速快了0.4秒,说多不多,说少也分明能感觉出,尤其一脚糊上去时,那推背感小有差距。
至于3.0T V6,李工根本不敢想——55这个版本直接蹦到五十五六万,预算撑不住。附近有老哥真上顶配,就是冲那种咆哮感去的,V6发动机一响,楼下邻居还骂骂咧咧。群里倒有奇葩,花巨款买个大马力,结果一年开下来最多也就出趟远门,日常“马力全浪费”。
有的配置还真冷门。动感型的小星空格栅,看着比致雅那圈套星环格儿有派头。杨姐悄悄问了下销售,说动感那20寸大轮毂比较唬人,翻过年换胎得多花点钱。有人喜欢前排通风座椅——说"夏天不开通风,西瓜可能化了都",这功能实际在45 TFSI才有;不过一通操作下来,蹭没了360度影像,得二选一。老宋还叨叨:国产新A6有个“隐私玻璃”能一键升降,省了贴膜的事,可惜车展才见过一次,市面不多。
四驱就跟吃鸡蛋一样,有人嫌腥有人喜欢。南边城市其实用不上,但北方人冬天一遇红砖冰雪路,那quattro派上大用场。维修师傅私底下讲:“四驱和二驱,用坏得都难,就是四驱一年一保应该多花几百维修。”45TFSI里头,有quattro选的话,加价将近3万,李工琢磨着,长春黑土地、出趟吉林,雪天走走心里踏实。
舒适这一块,说句实话,别指望低配的真皮能跟中高配比。翻毛皮顶棚,就是45和55的特权,摸起来柔顺,动感的屁墩(座椅)比较宽大。真皮方向盘手感倒是都差不多。李工说中配够用,家里人后排电动调节那套功能其实用着不多,前两年他朋友那老A6F车门电动开关还老出毛病,换要四五百。
安全配置这个,听销售滴咕,“倒车影像都是标配,除了最低配没啥好说的”。自适应巡航这玩意倒是顶配跟次顶配才标配,别人要装,得花两万,堪比小孩学钢琴钱。隔壁王阿姨还误传说最低配啥都不包,实际还是有主动刹车、疲劳提示之类小东西的。
别瞧现在网上买车聊得热乎,还是得自己去4S店摸,把三版动力都踩踩实地感觉。像李工这样,折腾了三四趟,动力高低、椅子软硬自己心里才有底——那味,真不是卡配置表能对比出的。群里还有人说低配不带抬头显示,其实市面三方改装店两千块一套,保你满意。
常见的误区——这A6L并不是非得买高配才值,懂行的有时挑个性价比型,后期加装点小玩意,反倒省心。师傅说“买车不挑带电吸门的早晚后悔,咔哒一声关得才叫带劲”,可李工实际开下来,偶尔磕碰了电吸门修一次,光人工700。还别提行李厢底下有个小电源口,钓鱼党很看重,普通家庭根本不知道。
前阵子李工说起早知道A6L老款油耗比现款怪还低一点,还听说二手车市场一台四年落地的45TFSI,保值率能到60%,比朋友别克强多了。老范爱好研究,阴雨天就泡在车友群互黑,从A6C6一直喷到今儿新款,说啥“奥迪还是后驱来劲”,倒有点复古色彩。
后来李工那车开半年,后台风机进水报警一次,售后师傅一句话让他哭笑不得:“水进多了也就短时间,晒晒就行,啥事没有。”前后折腾两趟,技术不复杂,就是折磨人。
现在李工还常嘀咕,真要说买A6L,选对版本少走弯路,关键还是自己实在点。开着,顺手,就行。去年冬天下大雪,quattro没白花——老王ON KEY活捉一个出租车卡沟里,只能说人和车啊,都得挑顺路的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