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3万跑车撞上2.9秒加速,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在燃油车时代,年轻人想要触碰性能车的门槛,要么选择二手市场淘换老款野马,要么咬牙分期购入MX-5。如今一台零百加速2.9秒的电动跑车横空出世,却将价格定在22.98万元——这个数字比顶配雅阁还便宜三万。
一、赛道基因的平民化突围
羿驰01的管阵式车架像极了缩小版的方程式赛车骨架,这种由4130铬钼钢管编织的立体结构,让车身刚性比传统承载式结构提升37%。1365公斤的整备质量看似普通,实则在电动跑车领域已是轻量化的典范——要知道同样采用双电机布局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重量足足多出300公斤。
双永磁电机爆发的435马力,让这台小车瞬间化身公路火箭。北京锐思赛道测试中,它跑出了与保时捷911 GT3 RS不相上下的圈速成绩。更令人意外的是,工程师们竟在电子手刹横行的时代,给这台车装上了机械手刹,方向盘后的金属拉杆仿佛在向传统驾驶乐趣致敬。
二、极简主义背后的取舍智慧
坐进驾驶舱的瞬间,你会怀疑误入了卡丁车改装车间。海绵填充的碳纤维座椅薄得能清晰感知路面震动,头顶的实体按键需要伸直手臂才能触控,中控台上唯一的电子设备是显示基础行车数据的液晶仪表。这种近乎偏执的简化,反而成就了电动时代难得的机械纯粹感。
60kWh电池组的布局暗藏玄机:后中置设计让车辆质心高度仅380mm,比保时捷718还要低5cm。代价是后排空间完全消失,甚至连储物格都压缩到仅能容纳两瓶矿泉水。这种设计选择像极了日本胶囊酒店——极致功能导向,舒适性退居其次。
三、市场洪流中的孤勇者
在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60%的2025年,坚持不做自动驾驶的羿驰01显得格格不入。江铃新能源的销售网络仅有32个城市覆盖,首批车主可能需要驱车三百公里做首保。但这不妨碍它在特定圈层引发震动:改装店老板将其视为完美的基底车架,赛车学校将其列为初级学员训练用车,科技极客则沉迷于破解它的电池管理系统。
当我们用家用车的标准审视这台车时,会困惑于它简陋的配置和局促的空间。但若以23万元的价格买到纽北圈速级别的底盘调校、赛车级的推杆悬架、以及保时捷918同款推重比,这可能是电动车时代最具投资价值的驾驶机器。
四、电动时代的驾驶本真
特斯拉用自动驾驶重新定义了出行,蔚来用换电站解构了补能焦虑,而羿驰01似乎执着于证明电动化与驾驶乐趣并非悖论。在深圳某赛车场的用户试驾会上,有位90后车主这样评价:“它就像数码时代的机械腕表,明知不如智能手表实用,但手指划过金属档杆的瞬间,能触摸到最原始的驾驶脉搏。”
当多数车企在智能座舱领域军备竞赛时,这个特立独行的后来者选择了一条更窄的路。或许正如乔布斯所说:“创新就是把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能力”——在电动化与机械美学之间,羿驰01正在编织新的可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