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让不少老司机都挺感慨的。
那就是曾经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丰田雷凌,如今的销量数字看得人有点心酸。
想当年,这车和它兄弟卡罗拉,再加上日产轩逸、大众朗逸,那可是咱们老百姓买家用轿车的首选,每个月卖个两三万辆跟玩儿似的。
可就在今年8月份,雷凌一个月就卖了不到两千台,这个落差实在是太大了。
就在大家觉得丰田是不是打算放弃这块市场的时候,工信部网站上的一则新车公告,突然把新款雷凌的消息给放了出来。
这一看不要紧,很多人都说,丰田这回是真的急了,下的可是一剂猛药。
那么,这新款雷凌到底改了些啥?
它为啥要这么改?
这背后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好好把这个事儿聊透。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新款雷凌到底变成了什么样。
这次改动,可以说是非常有针对性,刀刀都砍在了以前大家最不满意的地方。
最大的变化,也是最让人意外的,就是发动机。
以前的燃油版雷凌,提供了两种选择,一种是1.5升的三缸发动机,另一种是1.2T的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
那个1.5升的,虽然省油是真省油,但三缸发动机天生的一些细微抖动,让很多追求平顺的家庭用户心里犯嘀咕。
而那个1.2T的呢,动力也就是个代步水平,日常开没问题,但你要是想在高速上超个车,或者满载爬个坡,就得把油门踩到底,能明显感觉到发动机有点力不从心。
这两种动力,在几年前还算主流,但放到现在这个连国产车都讲究“七秒破百”的时代,确实是有点不够看了。
这次,丰田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
在新车的申报信息里,那两款老发动机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台2.0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
这可不是一台普通的发动机,它的代号叫“M20C”,关注汽车的朋友可能知道,这台发动机现在就装在丰田的中级车,也就是它的大哥——凯美瑞身上。
它的最大功率有126千瓦,这是什么概念呢?
对比一下,之前1.2T的发动机最大功率才85千瓦,一下子提升了将近一半。
这就好比一个原来只能勉强拎得动一袋米的人,现在突然能扛起一整袋面粉了,力气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
丰田把自家B级车的“心脏”直接下放给一台A级车,这种操作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这明摆着就是告诉消费者:“你们不是嫌我动力弱吗?我这次直接把最好的东西给你们,看你们还怎么说。”
除了换“心”,新款雷凌还做了个“拉皮手术”。
它的车身长度增加了55毫米,达到了4米695;更关键的是,决定后排腿部空间的轴距,增加了整整50毫米,达到了2米75。
这50毫米在数据上看着不大,但体现在车里,那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以前的雷凌,后排空间只能说是够用,一个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就没多少距离了。
现在加长之后,后排的宽敞程度就会向日产轩逸看齐,甚至更好,坐着会舒服很多。
咱们中国家庭买车,后排坐的往往是老人和孩子,空间大一点,舒适度就高一大截,这一点丰田算是看明白了。
至于外观,从申报图来看,变化并不大,基本上还是我们熟悉的样子。
混动版本也继续提供,用的还是那套成熟可靠的1.8升混动系统,主打的就是一个极致省油和稳定。
那么问题来了,丰田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又是换发动机又是加长车身,来改造雷凌这款车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不是因为它想主动创新,而是因为它被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尤其是新能源车,给逼得没办法了。
我们不妨回忆一下五六年前买车的场景。
那时候,你要是手握十来万预算买一辆家轿,身边的人大概率会推荐你买卡罗拉、雷凌、轩逸或者朗逸。
为什么?
因为这些合资车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就是“皮实耐用、省油、毛病少”。
虽然它们动力一般、内饰简单、配置也不高,但胜在开着放心,用着省心。
可现在呢,市场完全变了。
同样是十来万的预算,现在你可以买到像比亚迪秦PLUS DM-i这样的插电混动车。
我们来对比一下,就能明白雷凌为什么卖不动了。
以前的雷凌,百公里油耗六七升,大家觉得很省了。
可秦PLUS在亏电状态下,油耗能做到四升多,而且它还能充电,每天上下班要是路程不远,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一分钱油钱都不用花。
动力上,雷凌开起来不温不火,而秦PLUS因为有电动机的帮助,起步加速非常快,开起来感觉比很多2.0T的燃油车还有劲。
空间上,国产车普遍都做得很大。
更要命的是内饰和配置,当你坐进雷凌,看到的是一块小小的中控屏和大量的塑料件时,再坐进秦PLUS,看到的是一块可以旋转的超大屏幕,能K歌能看电影,内饰的设计感和用料也明显更好。
最关键的一点,秦PLUS作为新能源车,还能享受国家免征购置税的政策,光这一项就能省下将近一万块钱。
这么一对比,答案就显而易见了。
我们中国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精明,我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省油耐用”,我们想要的是“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既要动力强、空间大,又要用车成本低、科技感强。
而我们的自主品牌,恰恰抓住了这个需求,用技术创新拿出了能满足所有这些要求的产品。
面对这样的“全能选手”,丰田雷凌过去引以为傲的那些优点,一下子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
所以,新款雷凌的这次大改款,更像是一次被动的“自救”。
它把发动机换成更强的2.0升,是为了在动力上追赶国产混动车。
它把车身加长,是为了在空间上不输给对手。
这每一步棋,都像是被市场逼着走的。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的飞速进步。
过去,是我们研究国外的车,模仿它们的技术。
而现在,是国外的汽车巨头开始研究我们的市场,学习我们的产品策略,不得不放下身段来迎合我们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新款雷凌的这次“换心手术”,可以说是我们中国汽车市场强大影响力的一个最好缩影,它标志着游戏规则正在被改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