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友,今天用车社要聊聊汽车圈里一出精彩的“逆袭大戏”!
什么叫“逆袭”?
就是从无人问津到炙手可热!
说的就是曾经被不少人嗤之以鼻的增程式技术!
这年头,剧情反转屡见不鲜,但像增程这样,被整个行业集体“真香”的,还真不多见。
想当年,它可是被某些人视为“技术落后”的代名词啊!
事情是这样,我获悉,上汽通用也要涉足增程领域了!
听到这消息,我差点没坐稳。
这可是汽车界的“老大哥”啊!
他们也要“改弦更张”了?
这就好比,你一直觉得邻居做的菜难以下咽,结果有一天,你发现顶级餐厅的大厨都在偷偷向他请教!
这反转,够刺激吧?
那么,增程式技术,当初是如何陷入这般窘境的呢?
咱们得从源头说起。
增程,说白了,就是在车辆内部配置一台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专注于发电,驱动车辆行驶的是电机。
因此,你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
这套方案刚问世,就被不少业内人士批评得体无完肤。
有人说它画蛇添足,有人说它前景黯淡。
更有人直接将其贬为“下下之选”!
缘何如此?
因为在不少人眼中,增程是一种过渡方案,既不如纯电动车型那样环保,又不及传统燃油车那般便捷。
而且,早期的增程车,技术确实不够成熟,小容量电池搭配一台噪音刺耳的发动机,驾驶体验如同驾驶一台老旧农用车,令人难以忍受。
彼时,一些车企的领导者,都公开表达了对增程的不屑一顾。
网络上的评论更是充斥着各种负面评价。
总之,增程在当时,就是一项备受冷落的技术。
然而!
就在众人皆不看好的时候,理想汽车的李想,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增程这条道路,并成功将其打通!
理想ONE的问世,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增程的价值。
紧随其后,问界的余承东强势入局,更是将增程技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问界M7的销量,堪称业界神话,直接将增程推上了风口浪尖。
顷刻间,风向骤变!
上汽旗下的智己、别克等品牌,开始摩拳擦掌,准备推出增程车型。
吉利、奇瑞、东风、深蓝等传统车企,早已暗中部署增程技术。
造车新势力中,零跑、哪吒、小米等品牌也纷纷效仿。
甚至连此前一直对增程嗤之以鼻的小鹏汽车,也传出了即将推出增程车型的消息!
这“打脸”的声音,真是响亮!
为何这些车企会突然集体“倒戈”呢?
原因很简单,为了追逐利润!
车企并非慈善机构,谁会与金钱过不去?
2024年,增程车销量一路飙升,市场占有率翻了一番有余!
面对如此诱人的市场前景,谁不想分一杯羹?
而且,对于车企而言,发展增程车型,实在是好处多多!
首先,增程车型可以与纯电动车型共享生产平台,从而大幅降低研发成本,并加快新车上市速度。
其次,由于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动力调校也变得更加简单,无论是打造后驱车型还是四驱车型,都变得轻而易举。
更为重要的是,节省下来的空间,可以用来安装更大容量的电池组。
如今,纯电续航里程达到三四百公里的增程车型已经屡见不鲜,在日常通勤时,完全可以将其作为纯电动汽车使用,既经济又环保。
更关键的是,如今的增程技术,早已今非昔比!
过去是小电池搭配一台噪音巨大的发动机,现在则是大容量电池搭配一台高效且静谧的“移动充电宝”。
核心在于电驱动体验,燃油仅用于消除用户的里程焦虑。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务实主义的胜利!
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票,选择了增程车型,车企自然要顺应市场趋势。
毕竟,谁也不会跟自己的腰包过不去。
目前,仍在坚守阵地的,仅剩下专注于DHT技术的长城汽车以及执着于换电模式的蔚来汽车。
当然,这两种技术路线也各有千秋,只是在当下,增程似乎更契合市场需求。
那么,增程真的就是“最优解”吗?
对此,我不敢妄下定论。
毕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谁也无法预知未来。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涌现出一种更为先进的技术,彻底取代增程。
但至少在现阶段,增程确实是缓解电动汽车续航焦虑的一种可行方案。
它既能满足日常代步需求,又能让用户在长途旅行时,无需为寻找充电桩而烦恼。
而且,伴随着技术的不断精进,增程车型的性能也在持续提升。
电池容量越来越大,发动机噪音越来越小,驾驶感受也越来越接近纯电动汽车。
因此,我认为,我们不应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增程技术。
它并非“落后产能”,而是一种顺应市场需求的创新之举。
当然,增程也并非完美无瑕。
它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燃油经济性有待提升等。
但是,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技术革新来逐步解决。
总而言之,增程的“咸鱼翻身”,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启示:技术路线的选择,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正如《周易》所言:“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当初那些对增程技术嗤之以鼻的论调,在实实在在的销量数据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颇具玩味的是,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些曾经贬低增程技术的业内人士,不知此刻作何感想?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市场才是检验技术的唯一标准!
各位车友,你们对增程技术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