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微增1%, 净利润下滑10%, 业绩承压明显

最近,咱们国内汽车圈里的一件大事,就是长城汽车公布了上半年的经营情况。

很多人看到标题,心里可能“咯噔”一下:收入就增长了1%,挣的钱还少了10%。

这听起来可不像是好消息,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竞争跟打仗一样的年头,大家心里都会犯嘀咕,长城这么大的一个车企,是不是也开始觉得吃力了?

是不是碰上什么大麻烦了?

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微增1%, 净利润下滑10%, 业绩承压明显-有驾

其实,这事儿不能光看表面这一两个数字就下结论。

咱们今天就像拉家常一样,把长城这份成绩单里里外外掰扯清楚,看看这背后到底藏着些什么门道,是真遇到了危机,还是在下一盘大棋。

首先,咱们来看看这个最让人揪心的“1%”的收入增长。

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总共卖车、提供服务,收进来了923.7亿元。

这个数字本身是非常庞大的,但问题就出在这个增长率上。

只比去年同期多了百分之一,这个速度确实是慢下来了。

要知道,在前两年,长城可是相当风光的,2023年上半年收入增长了超过12%,2024年上半年更是猛增了三成多。

跟那时候比,今年的1%就像是原来开着跑车,现在换成了在市区里堵车,速度慢得让人有点着急。

这也说明,今年的汽车市场有多难,各种降价、促销满天飞,车企们为了保住销量,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长城能保住正增长,已经是在非常大的压力下取得的成果了。

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再切细一点看,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这份成绩单其实是“先抑后扬”,跟坐过山车一样。

今年头三个月,也就是第一季度,长城汽车确实经历了一段挺难受的时期,收入不增反降,少了6.6%,挣的钱更是大幅度缩水,少了将近一半。

那个时候,外界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到了第二季度,也就是四到六月份,情况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

长城一下子踩下了油门,这三个月的收入预计能达到52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8%,不仅把一季度的坑填上了,还实现了正增长。

这就说明,长城这家公司反应非常快,在年初发现问题后,立马调整了策略,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见到了效果。

这种快速调整和纠错的能力,比那种一直慢慢下滑要强得多,也体现出一家老牌车企的底蕴和韧性。

说完了收入,咱们再来聊聊大家更关心的利润,也就是公司到底挣了多少钱。

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微增1%, 净利润下滑10%, 业绩承压明显-有驾

上半年总共实现净利润63.4亿元,比去年少了超过10%。

收入没怎么变,利润却少了,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价格战”。

今年车市的主旋律就是降价,为了抢市场,很多车型都给出了非常大的优惠。

车卖得便宜了,单车的利润自然就薄了,所以总利润下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这其实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大家都在“以价换量”,用利润去换市场份额。

但同样,长城的利润表现也上演了“V”形反转。

一季度只挣了17.5亿元,同比少了快一半,可到了二季度,预计能挣到大约46个亿,比去年同期还多挣了将近两成。

这说明在第二季度,长城不仅卖出了更多的车,而且很可能是一些利润更高的新车型开始发力,改善了公司的盈利状况,这可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那么,撑起长城这半年业绩的,具体是哪些车型和品牌呢?

咱们看看具体的销量数据,这就更有意思了,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首先,最大的功臣还得是“老大哥”哈弗品牌。

上半年卖了超过32万辆车,增长了7.2%。

哈弗可以说是长城的“压舱石”,不管市场风浪多大,它总能稳住基本盘。

尤其是像哈弗H6这样的国民神车,虽然面临的对手越来越多,但凭借多年的口碑和群众基础,依然是很多家庭买车的首选。

有哈弗这个稳固的大后方,长城才有底气在其他领域进行创新和突破。

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惊喜,来自WEY品牌。

这个品牌以前总感觉有点不温不火,定位高端但销量一直没大的起色。

长城汽车上半年收入微增1%, 净利润下滑10%, 业绩承压明显-有驾

可今年上半年,WEY品牌销量增长了大约74%,这个增幅相当惊人。

主要原因就是像“蓝山DHT-PHEV”这款车,精准地抓住了现在很多家庭对大空间、高舒适度、又能省油的新能源SUV的需求,一下子成了爆款。

WEY的成功,说明长城在高端新能源市场找到了感觉,也证明了它有能力打造出高价值、高利润的明星产品。

另外,长城皮卡也是一如既往地稳定。

上半年卖了9.62万辆,增长了4.7%。

在国内,长城皮卡就是这个领域的绝对霸主,地位很难被撼动。

它就像一个默默无闻但贡献巨大的劳动模范,持续为公司提供着稳定的销量和利润。

当然,有表现好的,也有暂时遇到困难的。

比如主打女性市场的纯电品牌欧拉,和硬派越野的代表坦克品牌,上半年的销量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滑。

欧拉面临的竞争太激烈了,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这些对手一个比一个厉害,产品多,价格还便宜,欧拉的压力非常大。

而坦克品牌,虽然开创了国内硬派越野的风潮,但现在模仿者和竞争者也蜂拥而至,市场被分走了不少。

这说明,在汽车市场,没有一劳永逸的成功,必须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厮杀中站稳脚跟。

最后,咱们把眼光放远一点,把长城和其他车企比一比。

长城虽然利润下滑了,但好歹上半年还挣了60多个亿。

可你再看看另一家汽车巨头广汽集团,上半年业绩预告出来,预计要亏损18亿到26亿元。

两相对比,长城的日子是不是就好过太多了?

在一个连行业巨头都开始大面积亏损的“血海”里,长城汽车不仅没亏钱,还能保持几十亿的盈利,这本身就证明了它的经营非常健康,抗风险能力很强。

这背后,是董事长魏建军带领下的长城,多年来坚持自主研发、扎扎实实造车的结果。

所以,综合来看,长城汽车上半年的这份成绩单,虽然表面上看有些数据不那么亮眼,但深入分析下去,我们看到的是一家企业在逆境中的坚韧、快速的调整能力和依然强大的盈利能力。

对于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来说,有这样稳健前行的企业,绝对是一件值得我们去支持和骄傲的事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