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国人就爱这一套:车企改用增程式,销量立马见涨!
不得不说。中国人就吃这套。车企只要上增程。销量就很快变好了。
都说中国人精明。买车算得清清楚楚。可偏偏就是这种“务实派”。爱上了看起来最“中庸”的增程。你不信去看。那些不温不火的品牌。一推增程。销量立刻起飞。理想靠它起家。问界凭它翻身。小鹏赶紧补课。就连死磕纯电的智己、阿维塔。也悄悄调头往这条路上走。所以问题来了:是技术真厉害?还是套路抓得准?为什么中国人。就这么认“增程”?
01 增程,真成了救命药
这不是瞎说。是现实。最典型的例子。是零跑。早年做纯电。S01、T03毫无存在感。连IPO都没人认购——公开发售只有0.16倍。资本市场根本不买单。可一上增程。直接翻身。2023年3月。C11增程版发布。立马引爆。2022年C11全年卖4.39万辆。2023年冲到8.06万。几乎翻倍。到了2024年。靠“纯电+增程”两条腿。零跑甚至单月超理想。拿过新势力第一。不止它。阿维塔、智界。哪个不是一上增程。销量就立竿见影?再看2024新能源销量榜:理想年销50.05万。稳坐第一。后面问界、零跑、深蓝……全有增程。反而坚持纯电的。不是掉出前十。就是靠降价硬撑。也难怪。连小鹏都官宣2025推增程。小米也说要跟进。
02 为什么?
表面看。是“稳”。中国消费者。要的是全场景适用——通勤不能出事。长途不能掉链。纯电通勤爽。但跑远路、遇极端天气、节假日排队充电。就容易崩。油混稳定。但电池小。纯电体验差。科技感弱。增程正好卡在中间:电够日常用。安静省钱。没电了加油就行。去哪都不慌。
但这只说对一半。另一半真相是:增程技术。太简单。几乎没门槛。还没明显短板。什么意思?直白点:只要你有整车制造能力。找东安买台发动机。接个发电机组。装上车。就能凑出一台增程。插混呢?得搞串联、并联、混联。要调发动机、电机、电池的耦合。优化能耗——这太难。目前玩得转的。基本只有比亚迪。其他都还差点。所以现实就是:很多品牌技术力不够。只能选增程。也正因如此。别看增程火。实际销量仍只有插混的六分之一左右。“可油可电”大家都认——但对多数车企。能选的。只有增程。
03 能持续多久?
那增程会不会只是过渡?迟早被纯电或插混取代?理论上会。尤其固态电池快来了。替代可能加速。但现实是。红利远没结束。为什么?因为纯电技术虽强。比如兆瓦闪充。充电5分钟能跑400公里。但基础设施根本跟不上。比亚迪的兆瓦桩。全国才几根?高速上更少见。就算有。电网负载也是问题——给你500kw功率。国网分配的电量却有限。到头来车主实际充电。还是要20分钟以上。没意义。
至于插混。既然增程已被接受。高端车越卖越好——车企也不会回头。技术先不先进。不重要。市场认才行。就像筷子。对比刀叉不算先进吧?但中国人用惯了。它就一直在。还会继续进化。不是吗?
说到底。增程的火。是技术方案与市场现实的精准契合——它不完美。但它刚好够用。它简单。但恰好满足需要。而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中国式聪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