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市区通勤油耗4.2升,一箱油跑出922公里,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2019年买CR-V的车主到现在还死活不肯换
高速上跑到120的时候,我瞟了眼仪表盘——表显续航还剩670公里。这是第三箱油了,从加满到现在已经开了800多公里,油表指针才掉到四分之一。副驾上我哥们儿盯着那个数字看了半天,憋出一句:“你这车是不是油表坏了?”
我笑了笑没接话。要搁三个月前,我也不信。
当时在4S店,销售递过来的配置单上,混动版比燃油版贵了两万块。我掐着手指算:一年跑两万公里,省下的油钱大概……得开四五年才回本?心里那个纠结。结果真正用起来才发现,账不能这么算。市区早高峰那种走走停停的路况,这车基本就是靠电机溜达,发动机睡大觉。油门轻点,能量回收还能往电池里充电。第一个月结束,加油站师傅都认识我车了——“你这车是不是很少开啊?”
其实公里数一点不少,就是油箱太能撑。
开过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套混动系统有点门道。它跟那些插电混动不一样,不用充电桩,也不用改变用车习惯。你就当它是台普通汽油车开,该怎么开怎么开。只不过红绿灯起步的时候,电机那一脚下去,隔壁车道的2.0T还在憋劲儿呢,你已经窜出去了。当然我也不是那种喜欢较劲的人,就是偶尔赶个时间,才发现这台看着挺温和的车原来脾气也不小。
静音这事儿挺玄乎的。刚提车那会儿没太在意,直到上个月跑了趟老家,单程300多公里高速。中途服务区休息,上车关门的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外面呼呼的风声一下子就没了。开起来更夸张,发动机介入的时候要不是看转速表,你根本不知道它在工作。这种感觉怎么讲呢,就像穿了双合脚的鞋,当时可能没觉得有多舒服,但走一整天下来发现脚不累,才明白鞋的好处在哪儿。
后排空间大是一回事,关键是那个座椅能前后滑、靠背能调角度。我妈腰不太好,长途坐车最怕颠。上次全家出去玩,她在后座调了个半躺的姿势,一路睡到目的地。下车的时候我问她累不累,老太太摆摆手:“比家里沙发舒服。”后备厢也够能装,三个大行李箱、两箱水、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塞进去还有富余。那个感应尾门倒是个好东西,脚一伸就开,搬东西的时候才知道多省事儿。
这车的脾气得慢慢摸。三种驾驶模式切起来,感觉差别挺明显的。平时上下班我就挂舒适,跟着车流晃悠;周末出去撒欢儿,切运动模式,油门响应利索多了,方向盘也重了些。说到底它还是偏家用,但偶尔也能陪你闹腾闹腾,不至于太闷。
那套辅助驾驶系统,一开始觉得是噱头。长途跑多了才发现,高速上开个自适应巡航,跟车、保持车道这些活儿它都帮你盯着,腿脚能轻松不少。地库停车就更简单了,倒车影像加一圈雷达,基本是傻瓜操作。至于主动刹车、盲区监测这些,平时可能用不上,但真遇到点状况,或许能帮上忙——这种东西,宁可备而不用。
内饰摸起来还行,该软的地方都软,该硬的地方也不糊弄。中控那块屏幕用着挺顺手,百度导航、语音控制该有的功能都有。车机上那个天猫精灵我到现在也没研究明白,大概是我年纪大了跟不上这些新玩意儿。倒是那个无线充电挺快,手机往上一扔,十来分钟就能充一半电。
开了这三个月,最大的体会可能就是——这车没什么特别出挑的地方,也没什么明显的槽点。它就像个靠谱的老朋友,不会给你惊喜,但也绝对不会掉链子。或许这就是CR-V能卖30年的原因,它懂得什么叫刚刚好。
那天路过4S店,看见展厅里又停了台新的。销售小哥隔着玻璃冲我招手,我摇下车窗:“不看了,这台还能再开好几年。”他愣了一下,然后笑着竖了个大拇指。
买车这事儿说到底还是看需求。要是图个性、玩操控,CR-V可能不是最佳选择。但如果你跟我一样,就想要台省心省油、空间够大、开着舒服的家用车,这台混动版确实可以琢磨琢磨。值不值那个价?油箱加满跑一趟,心里就有数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