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顶的弧线太绝了! 激光雷达藏得这么隐蔽? ”2025上海车展的上汽奥迪展台前,围观的人群里不断传出类似的感叹。
一辆溜背造型的银色展车旁,有人蹲下身研究前脸两侧的黑色饰板,试图找到那颗被称为“高阶智驾灵魂”的激光雷达;还有人举起手机,对着车顶流畅的线条按下快门。
这台车,正是上汽奥迪国产A5L Sportback——一款试图用轿跑美学和智能驾驶双拳出击的新车。
它的出现,让奥迪在国内市场的“双车战略”再次成为焦点。
毕竟,同一时间亮相的一汽奥迪A5L,走的却是传统三厢轿车的路线。
两款车长度接近,轴距相差不到5厘米,却因造型差异被推向完全不同的受众群体。
更值得玩味的是,上汽奥迪给这款车塞进了2颗激光雷达和华为的智驾方案,甚至喊出“城市NOA”的口号。
在燃油车平台上搞高阶智驾,奥迪这次是真想打破“油车不智能”的偏见?
轿跑造型的“执念”:无框车门和OLED尾灯能打动年轻人吗?
从侧面看,这台车的车顶线条从B柱开始向下倾斜,直到后备箱边缘才收尾,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和无框车窗,视觉上几乎找不到任何冗余的设计。
海外版A5 Sportback的溜背基因被完整保留,甚至因为加长显得更舒展。
相比之下,一汽奥迪A5L的C柱明显更直立,后备箱独立凸起,这种传统三厢造型虽然保证了后排头部空间,却也少了些个性。
展台上两台车并排停放时,这种差异被无限放大:一台像是穿着修身西装的运动健将,另一台则像标准商务套装。
细节处的较量更耐人寻味。
上汽奥迪给展车装上了全黑窗框、熏黑尾标,甚至把前后包围的镀铬饰条都换成暗色材质。
第二代OLED尾灯在解锁时可上演动态灯光秀,这个功能在海外版官图上曾被外媒称为“奥迪的电子签名”。
激光雷达暗藏玄机:燃油车的智驾能追上新势力吗?
蹲下细看前保险杠两侧的黑色饰板,才会发现激光雷达的安装位置——这种隐蔽式布局显然是为了不破坏整体美感。
根据官方数据,高配车型将配备11个摄像头、6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硬件堆料不输30万级新势力车型。
更关键的是华为方案的加入。
目前已知这套系统支持高速领航辅助,并承诺通过OTA解锁城市道路场景。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为在问界车型上实现的城区无图NCA技术,可能会被移植到这台燃油车上。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燃油车的电气架构真能承载高阶智驾?
上汽奥迪给出的答案是E³ 1.2架构和五大域控制器。
展台工程师透露,专门划分的“智能辅助域”独立处理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数据,这种模块化设计或许能缓解燃油平台算力不足的焦虑。
副驾屏与电子滑块:燃油车座舱的科技感困局
虽然展车的内饰尚未完全开放,但从缝隙中能看到与海外版一致的三屏布局。
11.9英寸仪表盘和14.5英寸中控屏不算新鲜,倒是副驾驶前方的隐藏式屏幕引发猜想——官方确认这将作为全系标配出现。
这块被整合进装饰面板的屏幕,大概率需要倾斜身体才能看清内容。 这种设计或许是为了避免夜间行车时的光线干扰,但也让人联想到某新势力品牌曾因类似设计遭用户吐槽“反人类”。
另一个细节是换挡区域:海外版官图上的电子滑块换挡机构出现在展车上,这种设计在奥迪电动车型上更常见。
保留物理按键的空调控制区,又暴露出传统车企对新势力极简风潮的谨慎态度。
2.0T+48V轻混:内燃机的最后一次狂欢?
动力参数或许是争议最小的部分。
低功率版150千瓦的2.0T发动机,明显是针对排放政策的妥协之作;真正值得关注的是高功率版本——EA888 Evo5发动机用上VTG可变截面涡轮,配合48伏轻混系统,官方宣称低速响应提升23%。
展台资料里藏着一个小彩蛋:这套轻混系统被命名为MHEV Plus。
相比现款A4L的12伏轻混,48伏系统能支持更高功率的电器设备,甚至允许发动机在滑行时完全关闭。
有车迷调侃:“奥迪这是想证明油车也能玩智能启停? ”
但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当竞品宝马3系已全面混动化,奔驰C级主打1.5T+电机时,纯燃油动力还能撑起多少溢价空间?
或许上汽奥迪的底牌在于quattro四驱系统——展车尾部低调的“45 TFSI”尾标下,就藏着这套机械式全时四驱。
定价悬念:敢不敢比Model 3便宜?
虽然官方守口如瓶,但现场销售私下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肯定比A4L顶配贵,但不会超过宝马430i。
”参照现款A4L 40万封顶的定价,这款车大概率落在35-45万区间。
这个价格带堪称修罗场:往下要面对凯迪拉克CT5的2.0T+10AT组合,往上则直接硬刚蔚来ET5的换电服务和特斯拉Model 3的自动驾驶FSD。
有观众在展台直言:“如果激光雷达版本卖到40万,为什么不加点钱上蔚来? ”
但奥迪或许另有算计。
从展车配备的矩阵式大灯、OLED尾灯来看,灯厂显然想用差异化的豪华配置吸引特定群体。
更何况,对于那些始终对电动车续航焦虑的消费者来说,一台能加油的智能轿跑或许真是稀缺品。
双车暗战:上汽和一汽的奥迪谁更懂中国?
当上汽奥迪用溜背造型讨好年轻群体时,一汽奥迪A5L选择了更稳妥的路线。
2965毫米的轴距比对手长出43毫米,后排座椅特意加厚了15毫米——这些改动明显瞄准家庭用户。
有意思的是,一汽奥迪在展台重点宣传A5L与A4L的“互补关系”,暗示前者定位更高端。
但现场有媒体发现,A5L的后排膝部空间仅比A4L多出2指,C柱设计反而让头部空间更局促。
这种“既要又要”的尴尬,暴露了传统车企在细分市场定位上的纠结。
反观上汽奥迪,直接打出“纯正Sportback”的口号。 展台工作人员反复强调:“我们没加长轴距,就为了保证原版比例。 ”这种说法虽然避开了与自家兄弟的直接对比,却也暗藏风险——毕竟2922毫米轴距在中型车市场并不占优。
油车智驾的试金石:华为方案能带来多少胜算?
华为智能驾驶总监曾在公开场合说过:“方案适配不分油电,关键看架构。 ”
上汽奥迪A5L Sportback恰好成为检验这句话的试验场。
从已知信息看,华为提供的应该是MDC计算平台+ADS软件的打包方案,这与问界系列一脉相承。
但油车用户真的需要城市NOA吗?
展台旁的意向登记表显示,70%的咨询者最关心激光雷达是否为标配,反而对具体功能知之甚少。
有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买燃油车的用户,可能更在意品牌价值和机械素质。 ”
另一个潜在障碍是使用成本。
相比电动车,燃油车搭载激光雷达意味着更高昂的维修费用——前保险杠两侧的激光雷达一旦受损,更换成本可能超过万元。
这对注重实用性的燃油车用户来说,或许比智驾功能本身更劝退。
传统豪华车的突围样本:运动化还是智能化?
当奔驰把双联屏换成三联屏,宝马给方向盘装上触控键时,奥迪在这台车上选择了相对保守的路线。
除了那块争议的副驾屏,座舱布局几乎与三年前发布的海外版一致。
有车评人尖锐评价:“奥迪在科技感上已经追不上新势力,只能靠灯组设计和无框车门撑场面。 ”
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克制”或许正是机会。
展台上一位40岁左右的男性观众说得很直白:“我就想要台开着爽、看着帅的油车,冰箱彩电大沙发反而多余。
”他的观点代表了一部分用户的需求——在过度智能化的时代,纯粹的机械魅力反而成了稀缺品。
上汽奥迪显然想抓住这种心理。
从展车的平底方向盘到保留实体按键的空调区,再到刻意展示的quattro标识,都在强调“驾驶者之车”的定位。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坚持能否打动被新势力教育过的年轻市场。
尾声:一场关于审美的站队
离开展台时,听到两个年轻人的争论。
穿潮牌卫衣的男生认为溜背造型“帅得不像奥迪”,而戴眼镜的女生反驳:“为了这个车顶多花五万块不值。
”他们的对话恰好揭示了这款车的本质:它注定不是走量的角色,
而是奥迪向市场抛出的一个话题炸弹。
当激光雷达遇上无框车门,当华为算法塞进燃油车身,这场看似矛盾的组合,或许正映射出传统豪华品牌转型期的集体焦虑。
至于消费者会不会买单——答案可能藏在那个最朴素的真理里:颜值即正义,性能即王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