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大洗牌,强者月销4万,弱者仅1辆,这些车已被抛弃

2025年的中国车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残酷洗牌”,据8月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在售车型共650款,却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极端分化一边是65款车型月销突破1万辆,持续占据市场主流另一边是31款车型月销仅个位数,更有9款车全月只卖出1辆,几乎沦为“市场透明款”。

这种“强者恒强弱者快速出局”的格局,标志着中国车市已彻底从增量竞争转入存量厮杀,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筛选机制”愈发严苛,哪怕是曾经耳熟能详的合资品牌,也难逃被边缘化的命运。在这场淘汰赛中,“滞销车型”覆盖了从十几万元主流价位到百万元豪华价位的全区间,既有小众定位的超跑,也有曾经的“家用热门款”,折射出市场需求的剧烈变迁。

车市大洗牌,强者月销4万,弱者仅1辆,这些车已被抛弃-有驾

比亚迪仰望U9作为售价超百万元的电动超跑,月销低迷符合其“小众玩具”的产品属性,尚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更多主流价位车型的“陨落”,更能体现市场的残酷一汽丰田奕泽IZOA北京现代菲斯塔广汽本田极湃1等曾经的“合资热门款”,如今已彻底跌出主流阵营。

IZOA曾凭借个性设计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如今却风光不再2025年1-8月累计销量仅154辆,平均月销不足20辆北京现代菲斯塔的境遇更糟,前八个月总销量仅59辆,对比巅峰时期月销数千辆的成绩,堪称“断崖式下跌”。

仔细拆解滞销车型的共性,不难发现它们的“出局”并非偶然,而是在定位产品力品牌策略上存在致命硬伤,最终被消费者和市场双重抛弃。许多车型的滞销,从一开始就输在“定位模糊”。

蔚来ES7定价比ES6高出10万元,但无论是空间配置还是智能体验,都没有形成“10万元差价”对应的核心优势追求性价比的用户转头选ES6,看重品牌高端感的用户则更倾向于更高阶的ES8,ES7直接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尴尬广汽丰田威兰达插混版起步价超26万元,作为一款主打家用的新能源车型,却不支持快充功能,而同价位的国产车型(如比亚迪宋PLUSDM-i)不仅快充标配,还搭载更丰富的智能配置,威兰达插混版的“竞争力缺失”显而易见。

车市大洗牌,强者月销4万,弱者仅1辆,这些车已被抛弃-有驾

部分品牌的“内部价格战”,也成为边缘车型的“催命符”。别克昂扬原本主打“紧凑型跨界SUV”,目标用户是追求个性的年轻群体,但随着别克昂科威降价至13.99万元(与昂扬定价高度重叠),昂科威更大的空间更成熟的产品口碑直接“碾压”昂扬,让昂扬失去了存在的核心价值大众探影的遭遇如出一辙,在探歌降价至10万元区间后,探影的“尺寸优势”“配置差异”被彻底抹平,自然沦为消费者的“弃选项”。

不少品牌试图通过“高端车型”提升品牌调性,却因“品牌力跟不上定价”遭遇滑铁卢。昊铂SSR作为售价超百万元的纯电超跑,虽宣称拥有“1.9秒破百”的强劲性能,但昊铂品牌的认知度远不足以支撑百万级售价,上市后销量长期低迷即便是搭载比亚迪顶尖技术的仰望U9,也因“超跑”的小众属性和“百万级”的高门槛,销量始终在两位数徘徊,未能成为品牌“破圈”的利器。

车市大洗牌,强者月销4万,弱者仅1辆,这些车已被抛弃-有驾

2025年的中国车市,“淘汰”不再是“个别现象”,而是“常态”。对于车企而言,想要在这场淘汰赛中存活,既需要精准洞察用户需求避免“定位失焦”,更要夯实产品力跟上新能源与智能化的迭代节奏对于消费者而言,市场的“残酷筛选”也意味着更丰富的优质选择毕竟,只有真正贴合需求品质过硬的车型,才能在这场“存量厮杀”中留下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