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第22天,大头鱼叔叔又来测算了。这次的对象是赛力斯,尤其是3季度的利润情况。算来算去,结合月销售报告,觉得还是得把数据捋一捋,才能看个大概。
先说销量吧。7月问界卖了42304台,8月稍微少了点,40087台,9月又涨回到42459台。这个变化还算平稳,没有爆发,但也不差。其实我有些好奇,既然没有官方车型细分,怎么知道M8占到一半?只是市场散碎信息,说基本15到20万的买家都愿意认这个。
我问了几个熟修理工,这个价位问界主要就是M8,基本占大头吧?他们说差不多,M8的利润还可以,成本控制得还不错。我心想,的确,M8的售价大概42万,剩下的,M9差不多在52万上下,少部分是M5和M7,估算价格在26万左右,折算下来,营收就是这样。7、8、9三个月合计突破了510亿,净利润按6%,差不多30亿出头。
但这个6%的毛利,肯定是个保底数字。实际上,或许按7%的利润计算,会更合理——那样利润大概35亿多一点。最大的变量还是四季度的M7。新款推出后,市场反应会爆炸吗?我猜肯定会。咱们都知道新车一上市,立马上量,尤其是这次,M7的爆发性我觉得比较靠谱。以前我猜测,四季度利润可能会超过40亿。再加上今年的整体销量,预计年度利润能冲刺破百。
说到这里,我还想插一句话:你们觉得,这个年底的利润波动,会不会对股价有影响?我不是财务专家,但似乎利润的变化反应到股价上也正常。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问界的某款配色,去年那种不好搭配的浅紫色,我买的时候还几乎没人要,现在可能有人等着涨价,这市场变化真快,我还真猜不到未来。
说到股价,个人感觉赛力斯的股价波动挺大。去年我入手的股票,现在都快跌破我买入价一半了。哎,自己没底时,果断亏了点。早知道去年买问界时也搞点同步操作,套一句老话,买股票就是个耐心活儿。我更看好它的长期潜力。毕竟这牌子在研发、供应链逐步稳起来后,还是有期待的。
说到供应链,就像我平时做菜,一样的道理。原材料受影响,配件供应短缺,就会影响整车交付。去年疫情一爆,供应链就像被打乱的菜市场,涨价、缺货,算得上是一场食材危机。车企用料都逐渐多样化,供应链环节也更智能化了(这段先按下不表),市场在变,价格也会波动。就像我一个朋友说:你用的调料越简单,味道越纯。同理,车子越稳定,利润越稳。
我不免有点担心,价格战是不是会再下一盘棋?看看目前问界M9,那价头真高,到56万,几乎是顶配无人车的价格区间。买的人多,基本都是不差钱的(他们都认我这种试用’党不算)。但,我在想:如果市场价格不断拉高,普通消费者还能接受吗?估计不会太长时间,可能会出现价格泡沫。这也说明品牌的溢价能力还在。
我还挺好奇:你们怎么看,未来的利润是不是还会增长?我猜测,就是因为新车的持续推出,还有供应链逐步稳定,利润空间会压缩吗?还是会变得更宽?没有太多详细数据,只能靠猜。
对了,我也问了几个朋友的看法。据他们说,赛力斯的三季度出货太猛,有点难堪。毕竟,出货多了,库存压力大,利润能不能紧跟?这是个有点悬的变量。算了,我自己心里也有数,真正的利润能不能冲到百亿,只能看后续表现了。
这事我还真没怎么想过:如果赛力斯下一步调整价格,像M9这个价格区间再涨个三万五万,会怎样?这只是我猜的(也许没考虑到市场的实际承受能力),但我相信,品牌溢价还是有空间的。这不,就连我自己,买车都觉得贵得有点离谱,但又不得不承认,品牌的吸引力在这。
看着这份销售数据,心里有点穿不透的感觉。虽说利润没能长到100亿,但今年的数字已经挺令人欣慰。唯一担心的,还是四季度的销售、利润能否保持甚至爆发——要不要点个爆发性,就是那种你看着它涨了20亿的感觉?我知道,所有的答案都藏在未来的业绩里。
咱们都在等待那爆发的时刻。或者,到底是年底的黑天鹅飞来,还是市场继续磨叽?我反正不知道,也许车价还会涨,也许会掉个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这个长线之路,才刚刚开始。
给你猜个谜:你觉得,除了新车之外,赛力斯还会有什么隐藏的杀手锏没有曝光? 反正我自己,是挺盼着看故事继续往深里走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