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三个月星途凌云,才懂这底盘能有多香,国庆带全家出游更稳妥,体验到真正的花小钱办大事的满足感
三个月之前我手里刚提了辆2025款星途凌云。微胖的销售跟我笑着说:兄弟,这车开得顺不顺啊?我拿着钥匙,心里还在琢磨,怎么会有人花这个价买到感觉那么扎实的底盘。这大概是我买车以来,第一次真心觉得价钱不到位。
第一次坐在车里,发现和我以前开的小SUV差异巨大。记得第一天,开出地下车库,前面那条完美耀眼的坡道,就像在考验一台车的稳不稳。平时遇到坑洼,我都得咬紧牙关。凌云在这儿表现得很不错,震动明显减少,前悬挂的调教真不赖。你这底盘,是不是出厂就经过特别调校的?顺嘴问旁边工作多年的装配线工人,他笑了:这车懂的人都懂,就是调得硬中带弹,该不赖。只不过我们都没想过,这样一辆15万的SUV底盘还能这么香。
有个细节让我觉得印象深刻:过弯时车身一点都不哆嗦,好像沿着线走。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一下,S弯时的侧倾可能只有每度1度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换句话说,它的底盘调较像是给山路量身定制的。其实我知道,底盘好坏跟制造链上的师傅调校有关系,更像是给暑假出游准备的备用轮胎,用料用心,调校到位,才有这样的表现。
我还试了个油耗。说实话,城市堵车中,常在5-10公里范围反复起步停走,这几年惯了百公里9个油枯燥的数字。周末出去郊游,估算平均能降到7.5个,估算的意思是不那么精准,但在同价位比对,它用的燃油跟动力匹配还挺合理。这轮到你问:你觉得底盘的调校是不是用一些哑弹的方式达成的?我查查资料,不排除调校师傅可能调节了悬挂的弹性,让它中和大部分碎颠,既稳又不砸人。
还有一处我必须更正的——其实我之前一直觉得调校好像只有硬不硬的差别,没想到调得软中带硬,关键还得兼顾快速变道的反应。突然想到,底盘调校就像炒菜调味,咸淡得衡量好,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否则就失衡了。
说到这,我突然有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车企都偏向调得硬一点,是不是因为硬派更显运动感?但实际上我觉得,绝大部分日常驾乘,舒适才是真正的硬核。
这次国庆出游,带我妈和孩子。后排座空间够大,像个迷你客厅,除了两只宝贝乱跑,还能塞下两个行李箱,零食、玩具,也不挤。孩子们在后排笑着闹:爸,你这个车真稳。我低头擦了擦汗,心里很满足,虽然心想,花小钱办大事真是说着容易做着难。其实没想到,这车还能兼顾娱乐和稳 Jacquard(这段先按下不表)。对比同价位的合资车,凌云在底盘表现确实比它们更接地气。
之前我跟朋友聊过,他说:你们这些懂车的人,就是喜欢那种能让人安心的感觉。说白了,底盘好像给我装了一层安心牌,脚下有脚感,路感清楚,但又不让你觉得像是赌场的公仔那样晃来晃去。我试过一次快轧过坑沟,车身没咣当一下,速度还挺快——我心里暗暗笑:这调校,挺符合我口味。
而且,刹车反应也很线性,踩多少,车就多快反应多少。记得前车突然刹住,我脚下一紧,一点都不慌。后面在某宝查到,其制动距离才36.5米(估算数值,体感更靠谱),在同级里面算不错的。它的刹车调校和底盘调校关系紧密,操控感跟开山路的感受,差不多。你是不是也觉得,底盘是不是得像调酒一样,调得刚刚好,喝得顺口?
未来呢?国庆假期带全家跑高速,心里其实有点悬。车内空间够,后排在长途,他能不能提供像在家一样的平静?我打算晚上自己算算百公里油耗,参考一下:高速下大概7个油左右,市区里稍微多点,9个舞台是正常水平。你说高速上开的那点,底盘的表现能不能跟我预估的一样?(不排除我猜测有偏,但大概差不多。)
临场的小细节:我发现,后备箱放下两个大箱子后,剩余空间刚刚好装满了几袋零食,还有一堆随身带的工具……这算不算是配置得还挺贴心?你会在意这些会用到的小细节吗?还是说,买车就像配菜,重点是入口顺不顺?
我还没想过的猜测:会不会底盘调校会成为车企最重要的秘密武器?因为调整得好,车子开起来真就稳如老狗。而我不知道,底盘调校是不是像我小时候玩乐高,用不同的零件拼出不同感觉一样,调校也是在不同零件里反复试错。
可能偏离了点,但车开得顺,心情也好。你说,买车最期待的花小钱办大事到底在哪儿?是那一段路,一次弯里,一次刹车的畅快。这次我带着家人,心情特别平静,也觉得心安。我只是在想,下一次出游,哪个细节会让我在路上突然露出笑容?
而你呢?会不会也像我一样,突然对某个小细节变得特别在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