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看汽车新闻,可能会注意到一个有点陌生的名字——奕派科技。
这家车企突然之间就在月度销量榜上冒了头,一个月卖出了接近两万八千台车,这个成绩单拿出来,一下子就超过了像广汽埃安、极狐这些在新能源市场里已经打拼了一段时间的品牌,甚至跟势头很猛的长安启源也只有一点点差距了。
看到这,很多人心里肯定会犯嘀咕,这是从哪儿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怎么以前没怎么听说过,一上来就这么厉害?
是不是又一个造车新势力要崛起了?
其实,这背后是一盘大棋,这个惊人的销量数字,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个只有一两款新车的东风奕派自己完成的,而是咱们国家队级别的汽车大厂东风汽车,进行了一次大刀阔斧的内部改革。
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今年8月1号,当所有车企都在忙着公布自己上个月的销售成绩,想在舆论上抢个好彩头的时候,东风集团悄悄地干了一件大事。
他们开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要把集团内部的三个自主品牌,也就是东风奕派、东风风神和东风纳米,这三家合并在一起,成立一个全新的公司,这个新公司的名字,就叫做“奕派科技”。
所以,我们看到的那个亮眼的销量,实际上是这三个品牌加在一起的总和。
这么一解释,大家心里的疑惑是不是就解开了一大半?
这并不是什么一夜成名的神话,而是一次资源整合之后的集中亮相。
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东风好端端的,为什么要搞这么一次大合并呢?
这就得从东风集团的家底说起了。
你要是不仔细数,可能都不知道东风旗下到底有多少个汽车品牌,答案是足足十三个!
这数量听着就挺吓人的。
合资品牌那边,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等等;自主品牌这边,阵容也同样庞大,有老牌的东风风神、东风风行,还有在新能源时代新创立的猛士、岚图、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
在过去那个燃油车为主的年代,品牌多、车型多,讲究一个“多生孩子好打架”,市场覆盖面广,总有一款能卖出去。
但是时代变了,现在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再用老一套的办法就行不通了。
多一个品牌,就意味着要多养活一套研发团队、一套营销团队、一套销售渠道,这些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更麻烦的是,这么多品牌挤在一起,定位难免会有些重叠,产品之间可能会互相影响,最后变成了自己人和自己人抢市场,造成了不必要的内部消耗。
所以,现在国内的大汽车集团,比如吉利和长安,都在做同样的事情,那就是收缩战线,把资源集中起来,聚焦在几个重点品牌上。
东风这次把奕派、纳米和风神这三个品牌整合到一起,可以说是顺应了大趋势,也是一次非常理智和必要的内部调整。
为什么偏偏是这三家呢?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猛士品牌是玩高端硬派越野的,走的是个性化路线,市场独特,需要单独发展。
岚图品牌是东风冲击高端市场的尖兵,承担着提升品牌形象的重任,也不能轻易动。
而东风风行这个品牌,股权结构相对复杂一些,整合起来有难度。
排除了这些之后,剩下的东风奕派、东风纳米和东风风神就成了最合适的整合对象。
奕派和纳米都是去年才成立的新品牌,天生就带着“智能”和“电动”的标签,而老将风神,也正在努力地向这两个方向转型。
这三个品牌的共同点很多,目标客户群体都是普通家庭用户,价格区间也比较接近。
把它们捏合在一起,技术可以共享,生产制造可以协同,能省下不少成本,还能形成一股合力,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
整合之后成立的“奕派科技”,未来的发展路线也变得非常清晰。
它主要会分成两条腿走路。
一条路是由原来的奕派品牌主导,它们要干一件大事,就是和华为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智能精品系列”,主攻对智能化要求比较高的中高端市场。
另一条路,则由风神来承担,它未来的角色是生产更多面向大众的节能汽车和面向网约车市场的运营车辆,同时,它还要扛起东风汽车出海的大旗,成为开拓海外市场的主力军。
简单来说,这个全新的奕派科技,就是东风集团未来在新能源领域里负责跑量的核心力量,是支撑起整个集团新能源销量大盘的顶梁柱。
讲到这里,故事还没完。
这次整合只是第一步,更关键的一步,是奕派科技选择和华为“牵手”。
而且,这次合作的深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我们必须看到,东风集团现在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过去,像东风日产、东风本田这些合资品牌,是集团的“利润奶牛”,能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但现在,随着国产新能源车的崛起,这些传统合资品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销量和利润都在下滑。
以前的“奶牛”产奶少了,而东风自己又定下了宏伟的新能源转型目标,急需新的业务能顶上来,这个压力是非常现实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风急需找到一个能够快速提升产品实力和市场声量的强大外援。
放眼整个国内市场,谁有这个能力?
答案几乎是唯一的,那就是华为。
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品牌号召力,已经通过问界、阿维塔等品牌的成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所以,奕派科技选择和华为合作,是一步非常关键的棋。
官方的说法是,这次合作是“全方位的深度融合”。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这不再是简单地从华为那里买一套智能驾驶系统或者一个鸿蒙车机那么简单了。
双方的团队是要在一起工作的,甚至要共同办公,把华为那套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再到销售服务的完整体系(IPMS),整个植入到奕派科技的运作流程里。
这相当于,华为不仅要提供最顶级的技术硬件,比如乾崑智驾和鸿蒙座舱,更重要的是,它要输出一整套先进的造车理念和用户思维,帮助奕派科技从里到外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造。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华为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只要跟华为沾上边,就不愁没有关注度,能省下大笔的营销费用。
其次,华为的技术已经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搭载了华为全家桶的汽车,在消费者心中就等同于“智能”和“可靠”,这能让奕派的新车一上市就拥有很高的起点。
对于一个新品牌来说,这是迅速建立市场信心的捷径。
当然,深度绑定华为也意味着要做出一些取舍,但在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面前,这无疑是东风目前能做出的最果断、也最有可能成功的选择了。
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长子,东风汽车这次展现出的转型决心和魄力,值得我们关注和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