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这句话,放在当下力图同化的汽车产业中,似乎不太贴切。

早前,有朋友问起上海车展的风向,各品牌在争夺什么?

又能预见什么走向?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国际局势动荡,美国图谋制造业回流,而我们正经历转型升级,刺激内需。

有意思的是,我发现中外车企都在彼此靠近。

国内的领头羊,奋力攀升,全尺寸豪华SUV要造,顶尖发动机也要有,一个不落。

海外巨头们,也不甘示弱,一面重温品牌历史,一面押宝新能源,生怕在中国市场掉队。

先说说国内车企的“跃升”。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这届上海车展,最抓人眼球的,莫过于本土品牌向高端市场的发起冲击。

比亚迪的仰望U8L,吉利的极氪9X,两款全尺寸SUV,聚拢了大量国际媒体的视线。

单说块头,真不逊色于国际大厂。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们的设计思路、技术革新,以及由内而外散发的文化自信。

以仰望U8L为例,车身修长,轴距也傲视同侪,内部空间更是奢侈,足足5.3立方米,堪称移动的奢华会客室。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再看极氪9X,将东方美学与国际潮流融为一体,不得不承认,本土设计师确实厉害。

只讲外形还不够,还得有内在。

比亚迪直接祭出水平对置发动机。

这可是保时捷911的配置,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国车企在发动机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重心更低、震动更小、动力输出更顺畅,都是它的优势。

长城汽车更绝,直接亮出V8发动机。

这可是豪华车型与性能跑车的专属。

或许有人会问,现在都玩电动化了,还费力研发这些传统动力干嘛?

依我看,这是中国车企的战略远见。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新能源要发展,传统动力也不能丢弃。

双管齐下,才能在全球汽车市场站稳脚跟。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车企开始自信地展现本土文化符号。

仰望U8L,前脸设计灵感源自“鼎”,那是中华文明中尊贵地位的象征。

这种设计,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乏未来科技感,着实令人称道。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再看国外品牌,它们在国内市场,正努力转型。

丰田、宝马,纷纷把重心放在新能源车型上。

毕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谁也不想错失良机。

丰田的展区,除了经典的世纪系列,更多的是油电混合与纯电产品。

宝马那边,虽然还有M系列撑场,但新能源才是主推。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VISION NEXT概念车,i5系列轿车,续航里程大幅提升,智能驾驶也更加卓越。

不过,这些海外品牌,也没忘记亮出看家本领。

丰田世纪,日本皇室的座驾,代表着丰田的尊贵血统。

宝马M系列,则在诠释“驾驶乐趣”的真谛。

保时捷911 GT3 RS,奥迪RS系列,无不在诉说着品牌在赛道上的辉煌。

上海车展中外车企竟想变成对方样子-有驾

这些经典车型,像一根情感纽带,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这些百年品牌的昔日荣光。

这样做,无可厚非,毕竟,谁都不愿遗忘自己的根。

上海车展,就像一面镜子,映出了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国内车企,努力向上,走向国际。

国外品牌,积极下探,拥抱电动化,融入本土。

这算不算异曲同工?

究其根本,我们期待看到的是,中国品牌真正强大起来,在技术、设计、文化层面,都能拥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不仅是中国汽车产业的梦想,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共同期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