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车展咱不是没见过,可是今年成都国际车展的“画风”有点像现实版的“变形金刚”,现场能走水、会变形、还搭载无人机的黑科技汽车轮番上阵,有点不像咱之前认知的那个车展了,是不是有点离谱?
本来看着那辆仰望U8慢悠悠溜进水池,还以为要表演个什么“快速沉底”,没想到它居然悠悠然地浮了起来,硬生生飘在水面上,还像一艘小船一样稳稳当当划着水走,可别说,这场面看了谁不直呼一句“卧槽,这也行?”现场的观众也一个赛一个的好奇,纷纷都在发问,这技术怎么绕出来的?真能开着去钓鱼不成?车厂家不是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就是在现场搞个大的噱头吧?
明明是汽车展览,却偏偏搞出点救生圈的味道,这对中国车企来说是不是一种小小的宣言?说它是水陆两用车吧,还真的有几分门道在里面,当然,人家官方也表了态:平时你别瞎漂着玩,这是给紧急情况准备的,要是真遇到落水,说不定真能救人一命。要说八卦,这种黑科技一亮相,预约体验都快挤爆棚,“浮水池”的座位一天才17场,刚开场就安排得满满当当,说要考虑加场。你看,咱中国“新三样”里,新能源车的热度基本上靠这种新奇玩意儿硬生生拉起来的,厂家说要自证黑科技不是盖的,这玩法想不走红都难。
而且你再看看别的品牌,个个高调上阵,什么原地漂移、坡道原地停车、路况识别即时变形,听着像是打游戏,实际上就在你眼前啪啪啪真车秀。“方程豹8”主打就是一个野——硬生生爬上45度驼峰,还能自己的高度,说低就低,“变形”那叫一个丝滑,逮着啥复杂路况都能自如应对。要是你家出门露营带了一堆行李,要路过矮桥底,别怕、它能想法子给你“缩水”,主打的就是一个灵活。说真的,谁见了不心动?尤其是平时爱自驾的成都人,向往那种“想走就走”的潇洒,这回算是找到知音了。
车展本是秀车子的地方,可成都这回,连人都给秀进去了。你瞧,现场还冒出个特别的推介官,人家曾是比亚迪工厂的,后来转型当起了旅行博主,这次车展还专程搭飞机从昆明过来,就是要给大家真诚安利,比亚迪又上新菜了。人家不光自己玩得开心,还说想把真实感受分享给更多人,让大家一起来体验汽车的新鲜感受——这谁能不爱?今年车展的科技肌肉确实比以往更粗壮,智能车载无人机、全球首创的电磁悬浮、DM-i超级混动,这些听着就带着点赛博朋克劲儿的黑科技一股脑堆在展台上,谁来谁都得眼花缭乱。
当然了,车展光靠噱头还不够。政策刺激也很给力,相关部门整了购车补贴这一手,想要把消费者心里的火苗掀腾起来,一不小心就会烧成“买车大爆炸”,尤其是像成都这样消费潜力强悍的城市,活动一轰开,那汽车销售数据蹭蹭往上窜,不给整个中西部市场拉个火,还真说不过去。
说到这里,有必要聊一下咱成都这座城。讲真,成都人向来讲究松弛,怎么舒服怎么来,对生活质量要求贼高。这回车展也是“卷”出了新高度,不光要扎实的技术,更要对味的体验,连推介官都能自发来帮腔,这种氛围不是别地想学就能学来的。在七夕节当天,现场还安排明星邓超来助阵,车辆后备箱里全是玫瑰花,把浪漫与科技硬生生拧出了“成都味”,有些人专门就是冲着这份气氛而来的。这年头,光有车可不够,得有温度、有故事、有热闹,来了才有共鸣。
其实话说回来,这场车展最吸引人的,不是某项科技牛不牛、卖点新不新,而是它给人一种“以人为本”的厚道感。车企的黑科技不是空对空地花哨,是真刀实枪地让大家看到,开车出门能更安全、生活能更多彩、选择能更多元。有的技术是为极端情况准备的,但谁也说不好下一秒会不会用上,这给了人一种最踏实、最靠谱的人情味,就像家里的备用钥匙,平常用不上,关键时候能保命。
多说一句,智能汽车这波上新让人不得不佩服国产品牌的蹿升速度,还记得混动、悬浮、自动驾驶以前只能在梦想里想象的功能吗?现在真的变成了现实。有的朋友还担心这些“新科技”不靠谱,其实厂商这回为了用户体验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光让你在观展时可以近距离体验,还专门控制了体验时间,确保谁预约谁就能过把瘾——甚至打算根据热度继续加场。这种对观众情绪的捕捉,说到底,是对市场的极致敬畏。
说白了,这事给咱们提了个醒:科技最终还是要落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上,“黑科技卷”得再花哨,如果不能让普通人受益,顾客也不买账。可现在车展的玩法越来越接地气,不是闭门造车,而是你想要啥,我就努力造啥,最后产品能不能火,也得看大家愿不愿买单。毕竟互联网造梗再多,最后成交还是看钱包。
对比几年前,车展就是比比外形、秀秀马力,今年成都车展简直像开了一场“未来汽车嘉年华”,一群人不仅是来看车的,还是来体验、来互动、来拉家常——你甚至可以把这当成一场专属于汽车粉丝和科技爱好者的狂欢派对,那种现场氛围,稍不留神你就会被感染进去。
总之,成都国际车展之所以让大家津津乐道,除了集结了各路黑科技,还因为它在满足人们好奇心的同时,更让人产生了亲切感、共鸣感。车子再智能,咱还是需要一份温暖的烟火气,有温度的创新才是正经事儿。中国品牌想要立稳脚跟,不单拼技术实力,更要“暖”用户的心。这一条,成都这场车展可以说做到了满分,看着体验池排队的观众、推介官憋不住的笑、买车人跃跃欲试的样子,谁还敢小瞧中国新能源的爆发力?
咱掰着指头算算,下一次,说不定哪辆新车就真的能自带火锅了——这不,成都本地就流行边开车边耍,连创新也不带含糊的。
你觉得,智能汽车的“花里胡哨”真的都能回答咱日常所需吗?还是更看重那踏实的安全感?评论区见——说说你的想法。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