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万买迈巴赫GLS还送12万配置包?老司机在4S店蹲了三天,发现奔驰这步棋下得有点狠
上周三,我在广州珠江新城那家奔驰店里坐了整整一个下午。
看着来来往往的客户,听销售顾问反复解释同一个问题:“为什么礼逸版比去年便宜了9万多,配置反而更高了?”那表情,就像在解释为什么天上会掉馅饼。
直到一个开着老款迈巴赫S级的大叔走进展厅,看了看价格表,轻飘飘地说了句:“这不是降价,这是清库存。”
瞬间,整个展厅安静了两秒。
M256这台发动机,其实挺有来头
3.0T直六配48V轻混,367匹马力500牛米扭矩,数据看着或许没那么炸裂。但这套东西已经在S级、GLE上跑了好几年,毛病相对少一些。
5.9秒破百的成绩,放在两吨半的大家伙身上也算说得过去。那种加速感受不会让你贴在椅背上,但胜在够顺滑,够安静。特别是高速超车时,80到120只要3.2秒,基本上踩下去就有。
油耗表现10.3L,开这么大一台车,这个数字不算离谱。
后排这两张椅子,才是重头戏
坐进后排那一刻,你就明白为什么有人愿意花这个钱了。
19向电动调节,听着就复杂。实际用起来,从腰部支撑到腿托角度,每个部位都能找到最舒服的位置。那个躺平模式能调到43.5度,基本上可以在车里打个盹。
按摩功能有六种模式,那个热石按摩确实能缓解长途旅行的疲劳。不过这些功能用久了也就那样,新鲜劲儿过了可能就是个摆设。
Burmester那套音响,26个喇叭1590瓦功率,放个交响乐确实有包围感。但说实话,大部分时间你可能就听听流行歌曲,用不着这么复杂。
空气悬挂这套东西,玄学成分不少
E-ACTIVE主动车身控制,听名字就知道不简单。过弯自动抑制侧倾,过坑洼提前抬升车轮,理论上很美好。
实际开起来,后排确实比普通GLS稳当不少。特别是走一些不太好的路段,那种“船”的感觉很明显。但这套系统娇贵,后期维护费用不会便宜。
有个朋友开了两年迈巴赫S级,光这套悬挂就进过三次厂。这东西,好用是好用,但也得做好心理准备。
静音水平,确实下了功夫
双层隔音玻璃、主动降噪、发动机舱双层隔音材料,这些看不见的地方迈巴赫没省钱。120码时车内噪音62分贝,数字摆在那里。
不过你要是开过劳斯莱斯库里南,可能对这个水平不会太兴奋。但在这个价位段,能做到这样已经算用心了。
智能化配置,够用但不领先
L2+级驾驶辅助,该有的都有,但别指望它能像某些新势力那样“智能”。迈巴赫的调校偏保守,加减速都很柔和,符合这车的定位。
后排两块11.6寸屏幕,分辨率还行,功能也够用。MBUX语音识别准确率92%,日常使用问题不大。
174万这个价,背后有什么门道?
回到最开始那个问题:为什么突然降价还加配置?
从保值率来看,迈巴赫GLS三年68.5%,比普通GLS的61%和X7的59%都高。这个数字说明市场认可度还是有的。
但关键在于,174万这个定价正好卡在一个微妙的位置。往下,能吸引原本考虑GLS 450的客户升级;往上,又不会跟更高端的车型产生太大冲突。
那个开老款迈巴赫的大叔说得对,这确实像是在清库存。新款车型可能很快就要来了,现在入手礼逸版,说不定还真是个不错的时机。
值不值,还得看你怎么想
174万买这台车,理性分析确实比去年划算。配置更高,价格更低,保值率也还行。
但你得清楚,买迈巴赫很大程度上买的是那个标。在某些场合,双M标确实比三叉星更有说服力。这种东西,没法用数字衡量。
最后一句话:如果你真在考虑这个价位的车,还是去试驾一下吧。毕竟坐在里面的感受,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来得直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