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看腾势D9,奇瑞风云X3L,风云T11亮点解析

这么多年混在车圈里,不得不承认,每到成都车展这种大场面,心情都带点“新鲜猎奇与吐槽渴望”两开花的复杂——毕竟,电车江湖变天有点太快,厂家们的烟雾弹更是一年比一年多。

不过,话说回来,今年成都国际车展,哪几款新车最值得扒一扒?这问题,一半关心自己钱包的未来,另一半其实,是想琢磨清楚中国车市这摊水下的涌动,到底是拼技术、玩概念,还是开始刺刀见红地卷场景、卷用户。

说白了,不深挖今年跳出来的热门货色,车圈风向你都未必真看明白。

那咱今儿就不装深沉,斗胆扯扯腾势D9、奇瑞风云X3L、还有那台吊足胃口的风云T11。

三台车,看似各打各的算盘,实际上都暗戳戳地要抢未来三年市场的门票。

先说腾势D9吧。

还真有人会觉得“高端MPV还不就那点玩意儿,参数拉满接待集团客户不就好了”?

扯淡!懂行的都清楚,这个圈真想立住脚,技术参数其实只是及格线,顺滑的豪华体验,藏着的细节,才是杀手锏。

印象深刻地记得,头一年试腾势D9,那个堪比太阳镜厂的镀铬装饰,真怕反光把人照成“车圈贞子”。

结果今年这老朋友来了波“肌肉精修”,别的没动——直接把全车身降了20mm。

什么概念?乍一看好像没卵用,但老司机闻味就晓得怕是有戏。

风阻多了那0.02Cd的降低,听上去不值一提,但偏偏把续航提升了3%。

要真按新能源鸡贼的算法,这手法值老鼻子钱。

而且,为了不让后排大哥们觉得闷,腾势把座椅也不声不响地往底盘掏了掏,头部空间反而更开阔了。

说它“隐形进化”,真不算过譬喻。

再聊聊“屏幕战争”。

你以为那些动辄15寸的大中控屏,是高科技下饭?不少厂商拿它堆噱头,恨不得副驾都种块平板。

腾势倒反其道而行,玩起了多屏异步矩阵,一台D9数数屏幕直接冲到10块——连冰箱门和头枕都不放过。

成都车展看腾势D9,奇瑞风云X3L,风云T11亮点解析-有驾

有些人还觉得“5.2寸冰箱屏是摆设”?那你肯定没亲自给老板弯过去腰。

人性化这事儿,真的不是嘴上功夫。

粉丝群里谁没见过抱怨,现在到点就指着冰箱调温玩屏幕,不香么?

怪不得腾势D9销量都懒得回应友商,月月一个稳定的“万字总结交作业”。

用户粘性和场景细分,被实打实玩明白了。

切一刀,视线转到奇瑞风云X3L。

别被它名字里“风云”忽悠得发笑,实际上,这货真就把“死磕紧凑型SUV”的事做成了“鲶鱼效应”活教材。

4米5的身板,在SUV里谈不上“傻大黑粗”,可那2783mm的轴距,直接炒成了小区停车场“转身王”。

搞笑在很多“油车年代”老司机还念叨“车短就挤”,可现在增程式这玩意偏偏讲究悬垂短通过性好,“四轮四角”反而成了硬指标。

更狠的,还数它那颗“鲲鹏黄金增程发动机”。

1.5T的架势不上马拉人,专职发电,不直接拽动轮子,一整个科技狠活值拉满。

组合拳一出来,1000公里续航唰唰到手,虚标那是“祖传传统艺能”?

就说亏电油耗能低到同级十五个点,群聊里有谁还能质疑奇瑞的下限打法?

掏心掏肺讲,这车未来的最强杀招还不是发动机,而是定价策略。

奇瑞的尿性你们都懂,15万级价格线就是“搅局者”专属通道。

直接甩军哥(宋PLUS)一个下马威,紧凑型SUV的江湖再火,都得抖三抖。

讲到审美那一档——风云X3L也学会了“皮糙肉厚”的杀法,棱角分明,设计师明显是搬了方盒子放在脑壳里画草图。

以前冒充硬派SUV的都在炒冷饭,今年坦克300一不小心卖爆了,验证了什么?

“越野情怀+轻城市场”真的有一票死忠。

若奇瑞能趁势开出城市轻越野类别,难说走不到当年H6那势如破竹的路子。

话锋急转,轮到风云T11出马。

这货的套路正宗得跟做试卷一样。

明面儿是新车预热一年,暗地里奇瑞试探一个问题:“中国消费能力到了不能再忍欧美豪车吊打时代,你们愿为了60%路虎揽胜的观感,掏腰包为1400公里续航买单吗?”

答案如何,不敢武断先画重点——硬件拉满,软件全家桶齐备,冰箱、彩电、L2.9高阶辅助一样不少。

成都车展看腾势D9,奇瑞风云X3L,风云T11亮点解析-有驾

真正考验本事的,其实还是到底能不能塑造豪车气质。

星途揽月子品牌的底盘基调偏舒适,不追运动风,反倒弄巧成拙地满足了主力用户“既想体面又怕累骨”的心理。

可以预感,风云T11这条路线跑得稳,吃到的绝不只是“平替胜利果实”。

还得好好瞄准一把奇瑞的续航打法。

“纯电200+综合1400”,这套组合拳就是冲着两种人去的。

上班族出行,用纯电干干净净,毛都不冒。

长路自驾党,再也不用路上揪心,寻找充电站像寻宝一样。

两头押宝,被叫做“全场景解决方案”,妥妥行业新标配的路数,不出两年,大伙都要抄。

今儿溜达一圈,车展的气场真有点“换代分水岭”的气息。

厂家们不再像去年炒作智能驾驶、辅助泊车那一套,倒是扎扎实实地围着业务场景下苦工夫。

腾势钻研企业接待、风云X3L攻城郊跨界,别再忽悠“万物互联”,直接贴痛点解决。

成都车展看腾势D9,奇瑞风云X3L,风云T11亮点解析-有驾

这种转向需求侧深耕细作,或者说“从堆料到走心”,你说是技术换轨,倒不如讲车圈开始“卷人性”。

成都车展年年办,但今年供应链本地化的热潮,比炒瓜子还热门。

自主品牌已经形成共识,核心零部件搞不定就被人卡脖子,何谈主场定价?

看奇瑞,满屏自研混动;比亚迪,私人定制的三电系统全打自家牌。

乱世之下,产业链稳了,厂家定价的发言权才真正归自己。

要说今年逛展怎么才能不虚此行?

别光盯售价表起步价,更要琢磨这几个问题:

一,这台车解决了哪类新需求,是对手还没盯上的穴道?

二,它的定价逻辑,是不是把细分市场砸盘子式地重组了?

扒清楚答案,你看见的不光是新车模特,而是残酷漫长的赛道排兵布阵。

有些人说,看车买车跟买彩票一样,全靠赌运气。

其实没那么悬,关键是你得有耐心观察,各大厂到底在下什么盘棋。

有的车型夯实细节,有的猛踩技术油门,有的直接在跨界品类找突破口。

三辆硬核选手就是车市的“缩影捕手”。

下一个爆款也许就躲在这轮新赛道上,跟风去追不如提前看图纸。

站在2025成都车展的热潮里延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往前挤,心里其实都明白一个理:

每个“划时代”的新车出世,其实都是制造痛点、补缝市场、演绎新规则的本事唱大戏。

电动车卷参数的时代快走到头,如何在生活的细微处点亮小确幸,谁能迅速响应用户的隐形需求,谁就能抓住时代的红利阀门。

你说对不对?

话扯到这里,兄弟姐妹们看完还有啥想法没?

新势力or老牌自研,你更相信哪盘棋能杀出重围?

评论区见!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