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尚界H5在9月23日发布对上汽集团短期已显著提振销量和资本信心,助力品牌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焦点

我得说,市场对新车的热情,有时候比我预想的还要高。记得上次去车展,看到华为尚界H5的展车时,一位现场销售跟我说:看这车,预售都破万了,几乎每天都有人预约试驾。我心里暗想:这波新鲜感还挺神奇的。

刚翻了下笔记,发现一份估算——目前,尚界H5的预售订单大概在11万台左右(样本估算,不算太精准),而真正的交付可能才刚突破1万。估计交付转化率大概在10%左右吧,但也不排除会更高点,反正市场期待很大。

华为尚界H5在9月23日发布对上汽集团短期已显著提振销量和资本信心,助力品牌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焦点-有驾

说到这个订单量,其实让我对整个新能源市场的期待又多了一层。例如,同价位的比亚迪秦、吉利帝豪EV,它们的市场份额大概都在25%左右(体感/不完全统计),但真正能打动消费者的,还是实操上的差别。你问我,尚界H5是不是能靠华为的技术输出跑偏?可能吧。

我平时就想,比拼的其实不只是技术,供应链才是那隐形的主角。你想,它就像盖房子,技术像是设计方案,但材料要供应得够快、够好,才能保证房子不倒。华为怎么看?我相信他们可能像个材料商,技术只是砖瓦。但问题是,像激光雷达、智能驾驶系统这些,也不是每个厂都能轻松复制出来。就像我们吃饭,原料好了,做菜快一点,但要还原味道,可不容易。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想起我曾問过一位在售后现场的同行:你觉得华为ADS 4.0实际用起来,跟之前那些ADAS系统比,有啥不同?他说:用起来挺顺的,反应快,但还得看数据训练量,毕竟这是‘人工智能’。" 也就是说,技术越复杂,得保证数据每天都在升级。

这里我突然卡壳了,刚才反应太快,没想到华为还得在不同车型之间调节软件,确保每辆车都能表现一致。这就像洗车,一个同样的泡沫和水,技术差别可能就会直接影响洗得干净不干净。

华为尚界H5在9月23日发布对上汽集团短期已显著提振销量和资本信心,助力品牌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焦点-有驾

回头讲讲消费者吧,以我观察,近年来年轻人对智能感的需求增长很快。就算我一朋友说:我只看重车的性价比,智能配置不是我首要的。我觉得,他可能还没真正用过华为的座舱系统。因为真正用过的人都知道,那种把导航、娱乐、智能驾驶串联起来的体验,让人觉得车变得像手机上的一台副屏。

但有些疑问也在我心中:如果后续交付延误,订单就像沙漏里的沙子,会不会一下子就消失?再华为在技术控制权上,会不会像宠物一样不能随意放手?前两天有人在市里说:上汽跟华为的关系,究竟能走多远?我心想,毕竟合作中,谁都不想成为被用完的一次性工具。

说到这,我想到一个不细想过的猜测:或许,华为的技术放到这个价位,真的是用料充足,但成本压的太紧?毕竟,chip这些东西的价格会不会有突变?这一点估算很难,毕竟供应链的变数太多。

华为尚界H5在9月23日发布对上汽集团短期已显著提振销量和资本信心,助力品牌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焦点-有驾

再观察一下:目前,尚界H5的百公里成本估算,可能落在2.5元左右(粗算的平均值,忽略很多变数),如果遇到零部件涨价,盈利还能站得住脚吗?这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

我记得昨天跟一位修理工聊天,他说:新车总会更复杂,调校、软件更新都烦得要死。的确,华为给这车带来科技感是一方面,但对售后来说,可能意味着问题点会变多。你会不会觉得,科技越牛,问题越多?

关于市场竞争。到这个价位,吉利、比亚迪都在疯狂跑量,但谁都知道,它们的技术积累都挺厚的。就像打篮球:比达迪的投篮准,吉利的速度快,谁先拉开差距很难说。

华为尚界H5在9月23日发布对上汽集团短期已显著提振销量和资本信心,助力品牌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焦点-有驾

我还在想,若未来几年合作能持续,尚界品牌能不能形成一定的口碑?还得看时间。毕竟,一个新品牌like这个,是需要被市场惯的。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一个问题:华为到底能不能一直掌控技术?还是说,随着合作深入,双方会逐渐出现技术分歧?这事要是发生,可能就不只是技术主导的斗争那么简单了。

哎,这车的细节才最打动我。刚才在车里试坐,看见那个多屏拼接的座舱,感觉就像在用巨大的平板。但我心里又在想:真正能留住人的,是不是那用起来的舒服感?

或许下次我得带个朋友一起来试试,看看他们会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像这样的科技感是不是能持续打动未来的买家?还是就像潮水一样,涨一阵子就退了?

华为尚界H5在9月23日发布对上汽集团短期已显著提振销量和资本信心,助力品牌智能化升级成为行业新焦点-有驾

我也懒得再去死磕技术规范了,想问你,像你会不会觉得,目前的新能源车,最大的魅力其实还是那个真正用得顺手的体验感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