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合资新能源销量涨,价格降,本地化设计跟上

说实话,看到日产N7和丰田铂智3X的销量飙起来,我心里第一反应是:“诶?这两家终于有点要和国产们动真格的意思了?”以前我们聊新能源车,都默认国产才是主角,什么比亚迪、理想、小鹏、蔚来、哪吒,个顶个的风风火火,几乎没人会把脑筋动到日系或者德系那边去。不是因为他们技术不行,而是感觉合资品牌仿佛还在“装睡”,新能源这摊水他们都不怎么蹚,顶多丢个油改电,意思意思。

但天底下销售可没人等着你慢慢摸索市场规则,你慢,别人就抢先上桌吃肉呗。尤其今年,明显能看出来,合资品牌有点急了,尤其是日系三兄弟——丰田、日产、马自达,突然开窍,集体发力。从被人笑话到销售数据打脸,差不多也就是一晃眼的事。

很多人可能会问:他们到底做了什么?其实归根结底无非两点:价格打下来,设计本地化。价格这事儿,永远是中国汽车消费最核心的竞争力。什么“品质”、“技术”,说了半天,最后都得让路给“值不值”这问题。以前丰田、日产的新能源车,起步价都是十五六万,谁为情怀买单?买车毕竟不是买面膜,便宜才有人动心。现在你看看,铂智3X十万出头,日产N7十一万多,马自达EZ-6叠加优惠直接八九万,这价位摆出来,谁还跟你谈信仰,直接掀桌子比性价比。你不是比亚迪宋、秦便宜?你设计不差?你三电系统不弱?那我就考虑下合资品牌了呗。

其实这个定价,不仅是跟消费者交心,也是和自己过去的傲慢告个别。丰田以前多骄傲,多舍不得自身体系价格,一副“我就是贵点你也得认”的脾气。现在市场现实打脸,干脆放下身段。你说是“试水”也好,是“反扑”也罢,反正买账的消费者越来越多,这才是真的香。

再说设计,特别有意思的是,很多合资的新能源车型现在都已经“去合资化”得厉害。你进车里看看,动不动就是大屏幕、实体按键消失,内饰走柔软皮质材料,浅色搭配……你再看看比亚迪、吉利的电车,不就是这路数?感觉都在朝一个审美进化,连车标都可以盖住。合资品牌终于明白,老一套“褒义保守”那套不吃香了,得向年轻人低头,跟国产潮流靠拢。

动力系统方面,合资品牌追着补课也不慢。以前纯电续航一看数据还挺寒碜,现在一台续航500公里+不是问题,马自达还整个增程技术,全方位堵住你“续航焦虑”。再加上后续可能更高端系列也会入局,中国普通家庭选合资新能源,选择面越来越宽。说白了,在技术研发方面,合资品牌初步完成了本地化,打通了“接地气”的第一关。

当然了,最大的王牌其实还是品牌基础。一个现实是,华为、比亚迪再怎么造势,丰田、日产的品牌群众基础还是在,一大批用户天然觉得外资品牌更稳。怎么说呢?国产新能源汽车你再便宜,三五年后的售后体系,能不能像丰田一样十几年补件无忧?这一点相信还是很多家长们选车时的心理底盘。这里可能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安全感”的问题。咱们中国人买车讲究持久战,能顶十年不怎么坏,比一时便宜更重要。

你看新能源市场起起伏伏,国产品牌一堆冒出来,淘汰速度也惊人,今年很火的品牌,下半年说不定就“消失”,那种不确定性其实挺吓人的。丰田、日产虽然慢半拍,但技术、研发、渠道、口碑、零部件储备都很扎实,也许销量几千辆起步不好看,可依靠品牌韧性和长远积累,说不定越走越稳。新能源汽车品牌如果不守住售后和产品品质,消费者终究会“回归传统”,谁更稳谁赢。

日系合资新能源销量涨,价格降,本地化设计跟上-有驾

值得一提的是,要说合资品牌的智能化短板也很明显。你让丰田去卷车机、高阶智驾、智能座舱这一套,还真不如比亚迪、理想去得早。但换个角度想,这种短板可能也是他们未来弯道超车的机会。合资品牌懂得“谨慎”,不冒进,等市场验证完再进入,高度适配才是他们的风格。现在你看日产N7和丰田铂智3X,虽然智能化不叫板,但本土化做得挺积极,等到合资品牌真正把智能化补起来,还愁没有后劲?

至于合资品牌能不能逆转局势,我觉得还真有可能。一路看下来,中国车市就是群雄逐鹿,你刚火两年,说不定遇到对手一夜之间潮水全倒。国产品牌的优点是快、猛,合资品牌的优势是稳、深。等到合资品牌真正找准新能源的玩法,价格接地气,产品设计贴本土,技术口碑有基础,销量只会一天比一天好。你看今年丰田和日产的销量,其实就是“弯道加速”的信号。再过两年,谁都难说国产还能一家独大。

当然,也不用为国产车企杞人忧天,中国市场大得很,用户偏好层次也多,不见得一条路能走到头。合资起步晚,但靠技术和品牌慢慢补齐短板,国产以后还得更拼产品力和服务。另外,新能源这事刚刚开始,别老说谁赢谁输,过去大众曾经是王者,今天也在痛失阵地,丰田日产现在找回感觉,还得看他们能不能一直保持活力和创新,别又回到老路上。

日系合资新能源销量涨,价格降,本地化设计跟上-有驾
日系合资新能源销量涨,价格降,本地化设计跟上-有驾
日系合资新能源销量涨,价格降,本地化设计跟上-有驾
日系合资新能源销量涨,价格降,本地化设计跟上-有驾

最后留下个问题,大家都看到日系节奏加快,你会选择日系合资的新能源车吗?还是坚守国产阵营?你觉得合资新能源的出路到底在哪里?别光看销量,销量只是个阶段,市场其实不停在变。你要是有想法,咱们可以聊聊,或许下一个爆款就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谁说中国车市不会有新的规则,就是这个行业最有趣的地方。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