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有个帖子特别火,就是问你敢不敢晒自己开高速的平均速度。下面一堆嘴强王者,张口就是我随便踩踩就140,巡航150是基操,感觉自己藤原拓海附体,就差在车上贴个豆腐店的招牌了。结果呢?高德地图或者百度地图的行程单一拉,平均速度83。这不就是典中典的“表演性人格”么?不装了,摊牌了,大家都是龟速船长。
这事儿的本质,是对高速驾驶这场大型行为艺术的认知出现了根本性偏差。很多人以为高速开车是竞速游戏,实际上,它是一场修仙渡劫,讲究的是一个“道法自然”和“趋利避害”。你开得快不快,跟你瞬间踩到多少码没半毛钱关系,唯一的衡量标准,就是那个冷冰冰、不讲情面的平均速度。它是你在这段旅程中,所有决策、所有博弈、所有怂和莽的最终积分。
高速上真正牛逼的人,我们姑且称之为“方向盘修士”,奉行的是什么?是黑暗森林法则。他看前后左右的车,都像是三体人派来的探测器,随时可能对他进行一个降维打击。所以他的核心目标就一个:跑。不是跑得快,是跑到一片没有人的“安全区”去。前面有车?超了。后面有车?甩了。绝不和任何车辆产生超过3秒的纠缠,主打一个“独行侠”人设,修仙呢哥们。因为他心里门儿清,高速上最大的危险,不是速度,而是你旁边那些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道友”。
而菜鸟呢?就喜欢扎堆,前后左右都是车,车距近到能看清前车司机在挖鼻孔。他们觉得这叫安全感,随大流。我管这叫“下副本不看攻略”,纯纯的等着被前车一个急刹,旁边一个变道,直接给你来个团灭,包成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一个都别想跑。这种人,就像是把自己的命交给了别人的不确定性,本质上是一种放弃思考的巨婴行为。他们总觉得,只要我跟着,出事儿也有人垫背。坏了菜了,车祸现场,你是想当分子还是分母?妈的,有些人就是不懂!
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个“平均速度110算慢吗”的玄学问题。
讲真,一个刚拿驾照的朋友,开着他爸的凯美瑞跑了两百公里,回来跟我吹,说他全程140,风驰电掣,感觉人车合一了。我说是是是,你就是舒马赫本赫。然后我让他把行程单发我看看,平均速度83。我差点没把咖啡喷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所谓的140,只是在某一段几十公里的无车路段,满足了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然后呢?进个隧道,他怕啊,速度降到80。遇到个慢车,他不敢超,跟着。服务区进去上了个厕所,喝了口水。下高速排个队缴费。所有这些“垃圾时间”一平均,直接把他打回原形。他那段短暂的140,就像是青春期少年吹嘘自己并不存在的恋爱经历,虚无且可笑。
我作为一个真的需要经常长途奔袭的中年人,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在今天这个路况下,能把平均时速干到100以上,那已经不是人了,那是“仙”。这意味着,在限速120的路上,他绝大部分时间的表显速度,都得在125到130之间徘徊,超车要用闪电战,决策要果断,不能有丝毫的犹豫。进服务区都是用秒表计时的,堪比F1换胎。
至于那些平均速度能跑到110-120的,我都不敢想。这帮人开的不是车,是任意门。他们一定掌握了某种时间管理的秘法,或者说,他们行驶的根本不是我们这个维度的公路。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了,这不比水滴好用?当然,我不是鼓励超速,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维持高平均速度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反物理、反常识、反人性的大型魔幻现场。
说到这里,就得提一嘴那个最不讲道理的东西:规则。也就是超速罚单。
很多人把罚单看成是“运气不好”。这是典型的赌徒心态。你以为你在跟摄像头捉迷藏,实际上你在跟概率和大数据玩儿命。超速10%不罚款不扣分,是给你一个缓冲,不是让你把132当成新的限速标准。超速20%以上,6分就没了。超50%,直接送你回驾校修仙,重铸道心。
你飙到140,已经超了16%,只要路上有一个区间测速,或者一个敬业的移动摄像头,你这趟旅程的“KPI”就得重新计算了。你省下来的那几分钟,够你交罚款排队的时间吗?更别提速度上去之后,刹车距离是按平方增加的,爆胎的风险也是指数级上升。这已经不是玄学了,这是物理学,是牛顿老师在后面拿着小鞭子抽你呢。
讲真,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扯淡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
所以,别再吹你那虚无缥缈的最高时速了。你的导航历史记录,就是一面照妖镜,它冷酷、无情,但绝对真实。
平均速度低于90的,别难过,你就是最广大的普通人,敬畏规则,珍惜生命,挺好。
平均速度90到100的,及格了,说明你对路线和驾驶节奏有了一定的理解,是个熟练工。说到堵车,我就想起上次去吃那家网红火锅,排队三小时,结果味道还不如楼下麻辣烫。人生何处不排队。
平均速度100到110的,高手,绝对的高手,时间管理大师,膀胱的统治者。
至于平均速度110以上的,别问,问就是已经成仙了,或者成盒了。要么封神,要么祭天。
所以,别跟我扯什么技术了。你那平均速度,就是你对这个操蛋世界最后的倔强。它不代表你车技牛逼,只代表在你玩命的这几个小时里,运气还不错,仅此而已。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