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最后几天,酷暑还没消退,别克却在市场的热浪里,悄悄点燃了另一把火。2025年8月28日,每逢昂科威家族的周年庆,总是试图搞出点新动静,今年倒真有一出不小的戏码——“寰行中国·中国文化之旅”宣布与董宇辉合作,搭上了“与辉同行”这艘行进中的网红快船。这条新闻刚冒头,社交平台、汽车论坛、朋友圈,阵仗差点让“扬州炒饭”都黯然失色。一时间,文旅大V与老牌汽车品牌的组合成了焦点,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心生疑虑——文化的远山和油烟味的红利,到底能不能被一辆SUV完美承载?
如果你是别克的市场公关,会在一篇文化旅游合作的官宣下,刷上哪一句slogan?是“别克与辉同行,鸿鹄万里”?还是“昂科威护航,烟雨山河皆有路”?无需妄自菲薄,这种案子做得多了,最怕的不是平庸,而是太认真。毕竟有流量,就不会亏,至于品牌是否高光、文化是不是真懂,听完董宇辉一番妙语连珠,很多人都会自动原谅一切。
从证据链来看,这次别克和董宇辉合作,注脚不少。其一,是数据。新榜品牌声量·汽车周榜(8月24~30日),别克以912.8的声量指数位列第八,作品数、账号数、互动量全部大幅提升;其二,是动作。昂科威家族周年庆找董宇辉助阵,全程护航“文化之旅”,还趁势推出11亿红包限时送,无论是销量还是热度,都在“泼天的流量”里转了个正圈。别克新GL8陆尊豪华MPV上市,新能源性能1460km续航,小目标也定得漂亮——订单破万、巩固地位。而在品牌科技形象板块,新出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整合Momenta技术,主打智能、便捷、科技感。不用怀疑,这条产品链的每一个新节点,恨不得用显微镜找出价值。
但换个角度,这些“证据”都值得高兴吗?流量好评很快,但留给品牌的时间往往更像一壶隔夜的温开水。以用户声音为例,抖音热议别克的油耗、性价比和配置:“落地17万,400块能跑1100公里”,这话听着倒像是金点子大赛上的口号;微博更关注配置与豪华,快手则夸“别克美系良心车”,对于新能源转型也有期待和隐忧。而董宇辉的深度联动,8大主播代言,一条广告片差点把系统整崩,也成了今年最富戏剧感的汽车广告现场。
站在冷静的专业视角,我总在想,汽车品牌与文化IP联动,属于双赢吗?从市场看,别克正需要提升品牌温度——不只是配置和续航的数字游戏,而是情怀、故事、人气、社交属性的全面升温。文旅大V董宇辉自带庞大用户群,流量池足够深,也有一定的文化深度与口碑。不管内核如何,至少联手之后,“别克不是老气横秋的美系商务车”这个印象,在网络新语境下能焕新。可以说,别克用钱买回了“新鲜感”,而董宇辉团队也不是白做慈善,流量、合作、口碑、广告分账一举数得。
但理性归理性,立场必须谨慎。作为旁观者,我们总能看到联动背后隐藏的算计,这种“双向奔赴”其实更像“各取所需”。企业希望蹭到文化与社交的流量红利,避免被边缘化、标签化。网红团队需要品牌背书和商业落地,证明自己能改变“代言”玩法。只是,冷静的数据、热闹的声量,以及纷杂的舆论,真的能转化为持久的品牌认同吗?就像拍一部“山河远阔”的纪录片,观众也许被壮美画面感动,却不会主动跑去买辆车,哪怕是董宇辉亲自喊你。
从细节推演,车企大手笔投文旅,看似皆大欢喜,实则暗藏考验。别克这几年新能源转型压力山大,GL8的商务车形象根深蒂固,SUV昂科威的家用定位又难以破圈。董宇辉带来的关注,很大程度上短暂提升了品牌温度、扩充了品牌边界,但短期流量不是长期认知。用户评价已经分层:一边是铁粉狂欢,“真香、省油、靠谱”,一边是理智围观,“别克要么商务要么家用,新能源转型还得再看看”。还有人调侃:“打广告可以,别真的以为逛个大美河山,车企就能成为新时代的掌舵人。”这种自嘲比官方彩虹屁更耐咀嚼——人们早就认清了,自带流量的合作,不等于马上卖出100万辆。
与其说这是场“品牌高光”时刻,不如讲是一次精密策划的营销实验。各种优惠红包、各路主播带货、纪录片花絮和访谈,拼成了2025年车市的一幕“文化掠影秀”。这场秀有时像派对,有时像即兴剧,更有一点开“盲盒”的刺激:到底品牌能不能进化,产品定位能否翻盘,观众和用户是不是能在热闹之后留下对这辆车和这个品牌的新认知?——没人有确定答案。
这一切让我想起法医工作里的某些时刻:表面的死因往往最显眼,却未必真相;真正的因果和联系,只藏在细碎线索和反差背后。数据很热闹,转化却很寡淡。流量是今天的黄金明天的废铁,唯有品牌基因和产品力才是“真相尸体”里滞留最久的DNA。
车企卖产品,网红卖流量,观众卖时间与情绪,谁都不亏,谁都不算赢。只不过,这种跨界合作的狂欢,终究是一场“合谋”——你情我愿,热度三天。等山河已远、流量退潮,剩下的品牌印象,能否像法医手中的证据链一样经得起推敲?还是说,只会留下“一地鸡毛”的喧嚣与无解?你觉得,别克下次该携手谁,才能找到真正的“护身符”?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