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普通老百姓买车,图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个踏实、省心。
谁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攒钱买回来的车,能多开几年,少出点毛病。
可现实往往挺有意思,同样是SUV,有些车跑了二三十万公里,开起来还跟新车似的,底盘紧凑,动力顺畅,哪哪都利索;而有些车呢,刚跑个七八万公里,就感觉跟散了架一样,方向盘虚位变大,过个坎车里就叮当乱响,开着闹心,修起来费心。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难道真是买车凭运气,好坏全靠抽奖吗?
其实不然,一辆车能不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从它设计制造的那一刻起,很多事情就已经决定了。
先说说那些特别耐开的车型。
这些车就像是汽车界的“老实人”,不玩花里胡哨的东西,把功夫都下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用料扎实,设计上留有很大的余量,工程师在造车的时候,考虑的不是怎么省成本,而是怎么让它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都能靠得住。
就拿丰田的陆地巡洋舰(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陆巡”)来说,这车简直就是耐用性的一个标杆。
尤其是2008年到2021年那一批,很多人都觉得是经典。
它底下有根粗壮的大梁,这种结构就像给车加了一副钢筋铁骨,天生就比我们现在常见的城市SUV更结实、更抗折腾。
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匹配得非常好,追求的不是零百加速有多快,而是一种极其平顺和可靠的动力输出。
你开一辆跑了二十多万公里的陆巡,会发现它依然很安静,动力储备很足,底盘给人的感觉还是那么整,这就是“过度设计”带来的好处。
所以你在二手车市场会看到,一辆车龄不短、里程不低的陆巡,价格依然非常坚挺,买它的人买的就是这份安心。
跟陆巡一脉相承的,还有雷克萨斯GX460。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穿上了豪华西装的陆巡。
骨子里是一样的硬朗和可靠,但它在隔音、内饰用料和乘坐舒适性上做得更极致。
开一辆上了年纪的GX,你几乎感觉不到岁月的痕跡,车厢的静谧性和底盘的滤震质感,跟新车差别不大。
它证明了一件事:豪华和耐用完全可以做到一起。
还有丰田的4Runner,这款车在国内比较少见,但在国外非常受欢迎。
它的理念更纯粹,就是一台可靠的机械工具,把很多复杂的电子设备都简化了,因为越简单的东西越不容易坏。
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不算最新,但绝对是经过了千锤百炼,非常成熟稳定。
除了日系这几位“耐用王”,美系车里也有代表,比如雪佛兰的Tahoe。
这款全尺寸SUV之所以耐用,是因为它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很多高强度的使用场景,比如作为警车或者工程用车。
当这种为重载、高强度设计的车被普通家庭用来日常通勤时,它的各个部件都处于一种非常轻松的工作状态,磨损自然就慢得多。
所以很多跑了二三十万公里的Tahoe,开起来依然感觉很扎实。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得提一下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
过去我们总觉得合资车、进口车质量好,但现在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了。
中国的汽车工程师们早就把这些“耐用神车”的成功秘诀研究透了。
你看现在市面上的长城坦克系列,同样采用带大梁的非承载式车身,动力系统也越来越成熟可靠,一上市就受到追捧,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中国消费者也越来越懂车,越来越看重这种内在的、真正的“硬实力”。
我们的汽车工业已经从模仿学习,发展到了自主创新,并且有能力造出同样能跑几十万公里不大修的好车,这一点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自信。
说完了这些让人省心的,咱们也得聊聊那些让人头疼的车型,给大家提个醒。
这些车往往在新车时期表现不错,外观时尚,配置也高,很吸引人。
但随着里程数的增加,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开始暴露出来,让车主苦不堪言。
这里面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日产在2013年左右推出的那一代探路者。
它从硬派越野车转型为家用SUV,空间和舒适性都很好,本来定位很准。
但坏就坏在它用的那个CVT无级变速箱上。
当时日产的CVT技术还不够成熟,很多车主反映变速箱在行驶几万公里后就开始出现抖动、打滑,甚至过热保护,最严重的直接报废,维修费用非常高。
一辆车的心脏是发动机,而变速箱就是连接心脏和四肢的神经系统,这里出了问题,整辆车的驾驶感受就全毁了。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福特探险者身上。
2011年之后的那一代探险者,也从硬派SUV转型,但早期的车型在变速箱匹配和一些电子系统上存在不少问题。
很多车主抱怨换挡不顺畅,而且车内的塑料件和屏幕也老化得比较快,开个几年就显得很旧。
悬挂的一些小零件也容易过早磨损,导致开起来感觉松散,没有了新车时的那种紧致感。
还有一些车型,问题出在“偷工减料”或者说成本控制得太狠。
比如第一代的JEEP指南者,虽然挂着JEEP的牌子,但它的平台技术比较老旧,很多部件的用料都比较廉价。
它的变速箱同样是当时广受诟病的CVT,内饰大面积使用硬塑料,时间长了异响就特别多。
这种车就是典型的“样子货”,新车看着还行,但经不起时间的检验,开起来的质感掉得非常快。
还有道奇的酷威,生产周期很长,但技术更新缓慢,无论是动力系统还是底盘悬挂,都存在一些先天不足,导致车辆过早地出现老化迹象。
GMC的Terrain,尤其是搭载2.4L发动机的那一款,也让很多车主头疼。
它的主要问题是发动机烧机油,而且这个问题非常普遍。
车主需要频繁检查并添加机油,否则就可能导致发动机内部严重磨损甚至报废。
这些问题都不是个例,而是由于设计或制造上的一些缺陷导致的。
通过对比这些车,我们普通消费者就能看明白一个道理:买车不能只看表面功夫。
一辆车能不能长久地陪伴你,关键在于它的核心技术是否成熟可靠,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品质是否过硬。
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如果建立在一个不可靠的平台上,最终都会成为闹心的根源。
幸运的是,如今的汽车市场越来越透明,信息也越来越发达。
我们完全可以在买车前多做做功课,看看真实车主的口碑,了解一款车的长板和短板。
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后,在核心技术和产品品质上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很多车型在耐用性和可靠性上,已经完全不输甚至超越了同级别的合资品牌,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