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问界M7高速爆胎稳控,满载6人无压力,140km_h稳定行驶

对于经常开车在路上跑的朋友们来说,心里头总有那么几件悬着的事,而高速公路上的轮胎突然爆胎,绝对是排在最前列的“心头大患”。

很多人可能在驾校里听教练讲过,或者在网上看过各种视频,一旦高速行驶中轮胎,尤其是前轮爆了,车子方向会猛地一偏,如果驾驶员经验不足或者惊慌失措,后果不堪设想。

这几乎成了一种驾驶常识,也是一种深深的恐惧。

全新问界M7高速爆胎稳控,满载6人无压力,140km_h稳定行驶-有驾

然而,最近一场公开的汽车测试,似乎正在尝试改写这个“常识”,让人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这场测试的主角是华为问界M7,测试的内容听起来就让人直冒冷汗:让一台满载六个成年人的车,在时速100公里的状态下,主动引爆一个前轮,并且还是在一种极为苛刻的路况下进行的。

这不只是简单的爆胎,它几乎模拟了现实世界里可能遇到的最糟糕、最危险的爆胎情景。

我们不妨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测试到底难在哪里。

首先,是前轮爆胎。

汽车的前轮负责转向,一旦其中一个轮胎瞬间失去气压和支撑力,车辆会立刻受到一个强大的、朝向爆胎一侧的偏转力。

打个比方,就像你推着一辆购物车飞快地跑,突然一个前轮卡住了,整个车子会立刻歪向那一边,你得用很大的力气才能把它扶正。

在高速行驶的汽车上,这个偏转力要大得多,对驾驶员的考验是巨大的。

其次,是满载六人,车身重量大。

车越重,惯性就越大。

全新问界M7高速爆胎稳控,满载6人无压力,140km_h稳定行驶-有驾

在高速行驶时,失控的趋势会因为巨大的惯性而被放大。

想要把一辆沉重的、正在失控边缘的汽车拉回来,比控制一辆空车要难上好几个等级。

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能体现测试难度的地方,在于它选择了一种叫做“对开路面”的场地。

这个词听起来很专业,但解释起来很简单,就是让车子的一侧轮子行驶在附着力很高的干燥路面上,而另一侧轮子则行驶在附着力很低的湿滑路面上。

在这次测试中,爆胎的那一侧正好在高附着力的路面上。

这意味着什么呢?

爆胎后,完好的那一侧车轮在湿滑路面上,抓地力本来就差,而爆胎侧虽然轮胎坏了,但轮毂和地面摩擦产生的阻力却非常大。

这一强一弱的巨大差异,会极大地加剧车辆的旋转和侧滑趋势,控制难度堪称地狱级别。

在这样一种几乎是“必失控”的设定下,测试视频里的问界M7却表现得异常沉稳。

轮胎爆炸后,车身只有一个轻微的晃动,随即就稳定了下来,驾驶员似乎没费多大力气就控制住了车辆,甚至还能继续行驶并完成避障动作。

全新问界M7高速爆胎稳控,满载6人无压力,140km_h稳定行驶-有驾

这颠覆了很多人对爆胎的认知。

人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是驾驶员技术超神?

实际上,这背后依靠的不是人力,而是一整套高度智能化的车辆控制系统在瞬间接管了工作。

这套系统的核心,可以理解为一个反应速度远超人类的“超级大脑”和一套协调有力的“四肢”。

当轮胎爆炸的那一刹那,可能连零点一秒都不到,车上的各种传感器就已经检测到了胎压、轮速和车身姿态的异常变化。

这些信息会立刻被送到车辆的中央控制系统,也就是华为的途灵平台。

这个“大脑”接到警报后,会立即启动一套名为“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的程序。

这个系统是整个稳控过程的关键。

我们知道,汽车是靠发动机或电机输出的扭矩驱动车轮前进的。

全新问界M7高速爆胎稳控,满载6人无压力,140km_h稳定行驶-有驾

在正常情况下,系统会合理分配给每个车轮动力。

但在爆胎的瞬间,DATS系统做了一件非常聪明的事:它没有像传统车辆那样主要依靠刹车来纠正车身,而是主动、快速地重新分配了剩下三个完好车轮的驱动力。

比如说,左前轮爆了,车子要往左偏,系统就会立刻给右侧的两个轮子增加更多的动力,同时精细地调整左后轮的动力。

这样一来,右侧车轮产生的强大驱动力就会形成一个向右的拉力,恰好抵消了左前轮爆胎产生的向左的偏转力。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水手,在船的一侧船桨突然断裂时,他会立刻改变另一侧船桨的划水力度和角度,从而让船继续保持直线航行,而不是原地打转。

这种主动调整比被动刹车要快得多,也平顺得多,车内的人几乎感觉不到剧烈的拉扯。

当然,光有聪明的“大脑”和精准的动力分配还不够,还需要强健的“身体骨骼”和“肌肉”来配合。

这就涉及到车辆的车身刚度和悬挂系统了。

问界M7的超强车身,抗扭刚度很高。

这个“抗扭刚度”说白了就是车身抵抗扭曲变形的能力。

全新问界M7高速爆胎稳控,满载6人无压力,140km_h稳定行驶-有驾

一个刚性好的车身,在受到爆胎这种巨大的不平衡外力冲击时,车架本身不会轻易变形,这样“大脑”发出的指令才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车轮上,不会因为车身“发软”而打了折扣。

与此同时,它的悬挂系统也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新问界M7配备了可以主动调节的空气悬挂,由一个叫做“XMotion”的数字底盘引擎控制。

在爆胎发生时,悬挂系统能感知到爆胎那一侧车身的下沉,并以每秒上百次的频率快速调整减震器的软硬,迅速增加对那个角落的支撑力,并协同调整其他三个悬挂,尽力维持车身的水平姿态。

这就像一个人走路时突然一只脚踩空,他会下意识地绷紧全身肌肉,调整身体重心来防止摔倒一样。

这套悬挂系统,就是车辆的“平衡肌肉”。

所以,整个过程是一场由电子系统主导的、毫秒级的闪电救援。

从轮胎爆炸,到传感器报警,再到中央电脑计算、动力系统重新分配扭矩、悬挂系统调整姿态,所有动作一气呵成,在人类驾驶员的大脑还处于“发生什么了”的震惊阶段时,车辆已经自己把自己从失控的边缘给拉了回来。

这背后体现的,是当今汽车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用高度智能化的主动安全技术,去预防和化解那些传统观念里难以应对的极端危险。

过去我们评价一辆车安不安全,更多是看它结不结实,碰撞后能不能保住人的性命,这叫被动安全。

而现在,像问界M7展示的这种技术,则是在危险发生的瞬间就介入,尽可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这叫主动安全,它的意义显然更为重大。

这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的展示,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智能化领域,尤其是在关乎生命安全的核心技术上,取得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进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