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不用降价狂砸研发?用燃油车利润布局电动车改写行业?

各位车友们有没有发现,现在电动车市场那叫一个激烈啊!但大众汽车却搞出个不一样的操作,不用降价反而狂砸研发,那这招到底能不能赢呢?其实大众正用燃油车赚的钱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下大棋呢。当别的品牌都忙着降价求生的时候,他们把每分利润都往研发里投,计划2025年推中国特供车型,2026年上新平台,2027年实现高阶自动驾驶,这“用燃油车养电动车”的打法,真的在改写行业规则哦。

截至2024年6月呢,中国电动车市场都挤进130多个品牌啦,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90%的玩家都在亏本硬撑呢(来源乘联会2024年白皮书)。就在这么血腥的竞争中,大众中国CEO贝瑞德最近放话:“我们拒绝参与自杀式降价。”这话听着挺狂的,但翻开他们账本你就会发现,去年在华燃油车赚了280亿欧元,全变成合肥研发中心的测试设备啦(来源大众集团2023年报)。这里藏着个反逻辑的生存策略:当所有人都为现金流发疯时,真正危险的恰恰是那些“太清醒”的玩家。大众看似保守的“不降价”,其实是用燃油车利润买了张电动车决赛圈的门票呢。

大众不用降价狂砸研发?用燃油车利润布局电动车改写行业?-有驾

那烧钱研发的底气从哪来呢?举个栗子,就像老牌酒楼用招牌菜赚的钱开新店似的,大众的算盘打得可精了:燃油车是现在的现金牛,电动车是未来的印钞机。但别家可没这条件数据显示2023年主流电动车企单车利润平均暴跌47%呢,而大众燃油车每卖一辆还能赚2200欧元呢。

他们正在同步推进四件要命的事哦。第一是本土化平台,2025年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车型就要亮相啦,2026年CMP平台主攻经济型车,2027年CSP平台要实现“中国速度”,从设计到量产压缩到18个月呢(来源大众中国技术沟通会纪要)。第二是电池革命,2025年MEB平台全面换装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直降30%,更狠的是2027年技术迭代,充电10分钟能跑300公里呢(来源PowerCo内部技术路线图)。第三是向下渗透,捷达品牌马上要推出8 - 12万的电动车,这价格区间现在还是国产车的天下呢,业内推测他们可能用“减配不减质”的打法,就像智能手机里的“青春版”。第四是软件突围,旗下Cariad公司70%员工是程序员,新系统能做到“上车不用手机”,这可直击中国用户最痛的点哦。试驾过原型车的工程师还透露呢:“他们的语音控制终于不说德式中文了。”

大众不用降价狂砸研发?用燃油车利润布局电动车改写行业?-有驾

想起三年前大众ID.系列刚上市的时候,那车机卡得跟我姥姥用的智能手机似的。现在他们学乖啦,在合肥建了全球最大数字研发中心,程序员们天天蹲在奶茶店记录年轻人操作习惯呢。

关键点来了,三条腿走路的全球棋局哦。当你在广州看到挂着“Volkswagen”尾标的小鹏G9,别怀疑自己眼花,这就像肯德基开始卖老北京炸酱面一样。大众和小鹏的合作车型明年就要上路啦,用的竟是德国人最看不上的“软件外包”模式。他们正在玩一场三国杀呢。第一是中国战场,联手地平线搞自动驾驶,2026年要实现L4级呢(来源地平线战略合作公告)。更绝的是把合肥工厂改造成“电动车乐高中心”,不同品牌车型能共线生产。第二是北美布局,投资Rivian拿到电动皮卡技术,反过来用在安徽大众的商用车上。这招“东技西用”让特斯拉都紧张啦,据观察其德州工厂最近突然加速了Cybertruck产线呢。第三是欧洲大本营,MEB平台反向输出,西雅特品牌将用中国团队开发的车型反攻南欧市场,就像德国啤酒厂开始用青岛啤酒的配方一样。现在的大众就像个混血儿:德国爸爸给钱,中国妈妈教做人,美国舅舅送玩具。传统车企那套“全球统一标准”的傲慢,正在被现实打得鼻青脸肿哦。

大众不用降价狂砸研发?用燃油车利润布局电动车改写行业?-有驾

你可能好奇,火锅式竞争里谁能活到最后呢?当前电动车市场就像沸腾的重庆火锅,130多个品牌在红汤里扑腾,但捞出来的肉片90%都是赔本货呢。最魔幻的是,卖一辆亏5万的车企,股价反而能涨20%呢(来源Wind新能源板块数据)。这种畸形繁荣下,大众的“慢策略”反而显得另类啦。这里涉及个关键认知:电动车竞争早已不是简单的产品赛,而是“融资能力+技术储备+政策嗅觉”的三重博弈。大众看似保守的研发投入,实则在悄悄构建三个护城河:第一是成本控制,到2027年平台化生产能使单车研发成本降低40%呢(来源大众内部测算);第二是政策套利,中国产电动车通过中欧班列返销欧洲,能规避37%关税呢(来源欧盟2024年新规);第三是技术冗余,同时押注固态电池、氢燃料和增程式三条路线,就像赌场老手在三个骰盅下注。

大众不用降价狂砸研发?用燃油车利润布局电动车改写行业?-有驾

未来推演一下,如果2025 - 2027年行业真如预测的迎来大洗牌(来源BNEF新能源展望报告),大众这种“用燃油车利润换时间”的策略可能会显出威力。但存在一个致命变数如果中国品牌在这期间突破高端市场,德国人的技术优势将荡然无存。这场竞争就像小区里的快递柜争夺战,眼下是菜鸟驿站靠低价抢地盘,但等顺丰建完智能柜,游戏规则就变了。大众正在做的,就是趁着大家抢快递柜的时候,悄悄把整个小区的电表箱都换了。至于最后谁能拿到最多的取件码?2027年见分晓哦。你怎么看呢?评论区聊聊?

#热点新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