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这几年在国内汽车圈的表现可以说是风生水起,新能源车都快成了街头巷尾的“新宠”。但说到比亚迪的燃油车,尤其是那些曾经让人又爱又恨的老款车型,买过的司机估计都有几句话想吐槽。今天就聊聊比亚迪曾经让车主最头疼的那三款车,油耗高,毛病多,让不少人直拍脑门,所谓“坑爹车”绝非空口说白话。
先说比亚迪S7,问问身边开过这车的朋友,谁不是一把辛酸泪。当年这款大块头SUV的指导价刚出来,9.99万到14.69万,一看价格、空间和动力,绝对吸引眼球。毕竟大家买SUV图个敞亮,能拉人能装货,动力还算够用,外观也有那么几分美式范儿。可是,等真正开起来,市区油耗让人头大,动不动就14升一百公里,比起隔壁的大众,简直是喝油不用钱。很多老车主直言,这油耗比上公交车还心疼,心想是不是车底漏油了。空间大归大,油箱更得天天“伺候”,不是去加油就是在等着维修。质量品控也是老大难,车主反映小毛病多到数不过来,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车内各种电子系统,轮流开会。最扎心的是,偶尔修一次还好,修起来容易,一段时间过后就和“打地鼠”似的,修了这儿那儿又出岔子,修车师傅都只能摇头。比亚迪S7最后就这样“功成身退”,没熬几代版本就被厂家停产了,现在燃油款只能在二手车市场“捡漏”。
再看比亚迪E5,要说这车当年上市定价绝对够狠,19.59万到24.98万,搁现在这个价直接能把同级别合资纯电车都买好几辆了。很多人一开始都觉得这价格“高大上”,实际上买到手才知道,E5就是一款国产紧凑型纯电轿车。高售价让人望而却步,但就是因为网约车的爆发期,不少专职司机还是“硬着头皮”买了这款车。滴滴司机成了这款车的主力用户,毕竟充电便宜,空间还说得过去,能跑活儿。但是随着市场上便宜又划算的纯电、混动新车型越来越多,E5就渐渐被边缘化。该车的性价比直接被后来居上的秦PLUSDMI吊打,7.98万起售的价格比E5还低一半,看谁还能“多花冤枉钱”。如果不是网约车市场刚好起步,比亚迪E5销量怎么也做不起来,一旦滴滴司机换车,这E5也就没人再多看一眼。
至于比亚迪秦Pro,最初的指导价也是中规中矩,7.98万到11.59万,外观够时尚,空间也大,动力充足,用料配置都说得过去。很多家庭买车时冲着这款来的,毕竟在国产轿车里,它曾是性价比之选。但真用起来才发现,秦Pro的1.5T动力虽然不错,油耗倒也能接受,但其他方面问题不少。车内用料“塑料感”十足,尤其座椅和中控,车友圈里说得明明白白——“看着像新车,摸着像老家塑料凳”。悬挂底盘调校偏硬,过坑洼路面直接让人跳脚,车内隔音效果挺一般,遇到高速跑长途,风噪胎噪全来凑热闹。更让人无奈的,是小毛病不断,内饰异响、门板嘎吱、车身零件时不时就和车主“玩捉迷藏”。这些问题让好多车主开着秦Pro就跟“拆盲盒”差不多,啥时候冒个新响还真说不准。最终由于比亚迪全力转新能源,这批燃油款也逐步退市,门店里再难见到它的身影。
其实说到底,这几款车在自己那个年代也算有过风光时刻。比亚迪S7空间大动力强,秦Pro外观讨喜性价比高,E5抓住了网约车兴起的红利,但不管是油耗、毛病,还是品控,都让不少老车主在“省钱买车”的路上栽了跟头。每个厂家发展过程中总有那么几款“试水车”,等到后来技术和口碑都上来了,再回头看这些车,既是成长的记号,也是让人啼笑皆非的回忆。
现在比亚迪已经全面转向新能源混动和纯电路线,曾经的那些“油老虎”已经成了过去时。想买比亚迪燃油车,估计只有二手市场还能淘到几辆,更多人还是冲着最新的混动电车去下单。国产品牌如今风头正劲,市场竞争比以前也激烈得多,那些曾经让人头疼的缺点,也变成了网友调侃品牌进步的谈资。
如果你问老车主当初买这些车是什么心情,十有八九会说“为了图个便宜和实用”,但后续修车加油的费心劳力,多少都留下点遗憾。比亚迪这些老款车型,叫“坑爹车”固然有点狠,但车圈里风云变幻,“长江后浪推前浪”,谁还不是边跌边爬一路往前走。如今的比亚迪已经变样,往后买新车,选对动力和配置,花的钱才值当。
选车这回事,还是得多听听老车主的经验,避开那些“坑爹雷区”,才能让买车这事省心又省力。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