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X7的谍照一出来,我的第一反应不是车,而是时间。
2027年。
朋友们,2027年啊!这感觉就像你在2024年打开了一本玄幻小说,主角说他要去闭关修炼,三年后出关,一统江湖。你觉得很正常。但问题是,现在车圈不是修仙界,这里是黑暗森林,是三体人随时准备发射水滴的屠宰场。三年,黄花菜都凉透了。
更炸裂的是什么?是这台2027年的未来旗舰,用的是一个升级版的CLAR平台。
坏了菜了,我直接就是一个地铁老人看手机。
CLAR平台是什么?你可以理解为宝马的祖传酱缸,什么X3、X5、X7,经典款、限量款、蒜蓉款,都是从这个酱缸里捞出来的。现在宝马说,我们要用这个酱缸,在2027年,酿一瓶顶级的电动酱油。
这操作,只能说,不愧是你,巴伐利亚发动机厂。属于不装了,摊牌了,主打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如果说之前国内新势力是把蛋糕给你端走了,那宝马这个操作,就是直接告诉你,别说蛋糕了,我连做蛋糕的烤箱都是祖传三代的,爱吃不吃。
讲真,这是一种非常后现代的行为艺术。当所有人都以为汽车的未来是“平台、平台、平台”的时候,宝马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真正的未来,是“品牌、品牌、品牌”。
这台iX7,就是这种世界观下的终极造物。
你看它的参数,M70版本要干到800马力。800马力是什么概念?是三体人看了都想从飞船上跳下来给你鼓掌的水平,是牛顿的棺材板需要用振金来压的程度。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日常开着一台两百多马力的车,在晚高峰的环路上思考人生,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我的脚连油门踏板一半的深度都没踩到过。
你现在给我一台800马力的电车,我能干嘛?红绿灯起步的时候,让旁边的网约车司机怀疑人生吗?还是说,我能靠这一脚电门,直接开启任意门,从北京五环瞬移到河北燕郊?
有病啊!
但你必须承认,这种病,很多人就爱得不行。
这就是品牌玄学。买这台车的人,他要的不是80-120km/h的加速体感,他要的是在酒桌上云淡风轻地说出“我那车,八百多匹”时,朋友们脸上那种“羡慕嫉妒但又不好意思问你干啥用”的复杂表情。这个数字,就是他的金钟罩铁布衫,是他的社交货币。
你跟他说国内某新势力三百多马力,续航更长,智能化吊打。他只会回你一个“哦”,然后心里默默给你贴上“不懂车”的标签。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什么刹车失灵,他只会觉得你在诋毁他的信仰。
宝马同理。
宝马的公关稿说,iX7不是简单的油改电。是是是,你说的都对。
这就好比一个压缩毛巾,你不能说它是普通的毛巾,因为它可以变得很大。宝马这操作,就是把CLAR这个祖传压缩毛巾,疯狂往里面灌电,duang一下,一个续航644公里、马力800匹的巨无霸就诞生了。
他甚至贴心地保留了那个巨型双肾格栅,虽然里面是封死的。这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宣言:我虽然没有发动机了,但我精神永存。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把宝马比作压缩毛巾,好像有点侮辱毛巾了。
但讲真,这玩意儿不就是这么个糙理吗?
宝马非常清楚,它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那个最新的800V平台,也不是什么激光雷达。它的核心竞争力,是那个蓝天白云标。这个标,就是玄学本身。
所以它敢在2027年,拿出一个“油改电”的终极形态。因为它知道,总会有人为这个标买单。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当所有人都卷纯电平台的时候,宝马选择不卷了。它直接把“平台”这张桌子给掀了,然后指着自己的Logo说,我打的不是技术战,我打的是信仰战,是认知战。
只要我的信徒还在,我的神殿就永不崩塌。
说起来,这大双肾格栅真是越来越大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猪八戒下凡了。我楼下那家烧烤店的烤炉都没这么夸张。
那么问题来了,这台车在2027年还有竞争力吗?
这问题本身就问错了。
正确的问题应该是:在2027年,宝马的标还值钱吗?
只要它还值钱,那iX7就不是车,它是移动的奢侈品,是大型的社交道具,是成功人士自我奖赏的电子图腾。
至于它是不是CLAR平台,它开起来到底像油车还是电车,它的自动驾驶能不能干过老头乐……
这些,对于它的目标用户来说,重要吗?
不重要。
能过,就是能过。
逻辑在这里,是失效的。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