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骑友们,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本田ADV160在东南亚又双叒叕出新款了,这次一口气搞了墨绿、白、哑光黑、水泥灰、红五种配色,看着确实挺亮眼。可中国车友呢,眼巴巴等了三年,等来等去就等了个这?人家在那边玩得风生水起,这边连个实车影子都难见,这心里头啊,多少有点不是滋味。再看看国产150cc踏板,2024年销量直接蹭蹭涨了40%,这背后到底藏着啥门道?
先好好掰扯掰扯本田ADV160为啥能成为跨界踏板标杆。要说这外观,最显眼的就是那鸟嘴前脸,往路上一骑,老远就能认出来,独特得很。再加上130mm的减震行程,和车身其他部分一搭配,形成了个通过性三角,啥烂路稍微加点油就能过去,烂路骑行的时候,这优势可太实用了。不过呢,像手动风挡、LED灯具这些,国产踏板现在也都普及了,没啥稀罕的。
动力这块,ADV160的eSP+引擎那可有点东西。156.9cc的水冷四气门,能爆发出11.8kW的功率和14.7Nm的扭矩,这动力在同级别里算是相当能打了。但国产想逆向研发可没容易,就说脉冲点火吧,良品率连60%都不到,发动机启动时老是出点小状况,可把工程师们愁坏了。还有那8.1L的油箱,看着不大,续航也就250km左右,日常通勤倒是够了,可要是想出去来个小长途,就得频繁找加油站,多少有点麻烦。
配置上,ABS+HSTC双保险在雨天骑行的时候,那安全感直接拉满,就算路面湿滑,也能稳稳地刹车、控制车身。但那个LCD仪表就有点掉链子了,现在都啥年代了,人家别的车都用上智能大屏了,它还停留在老掉牙的界面,操作起来麻烦不说,看着也不高级,落后行业整整两代,属实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说完ADV160的技术,再琢磨琢磨本田为啥不把它引进中国。是定价,要是以CKD进口的方式进来,预估得3.2万左右,可国产同级别踏板均价才1.5万,这价格差了一倍多,搁谁谁不犹豫啊。而且五羊本田和新本都有自己的同源动力,PC160引擎平台和ADV160的动力系统存在内耗,引进了说不定还影响自家其他车型的销量。再加上政策方面,国标150cc免税目录摆在那,逼着车企走本土化路线,ADV160这排量卡在这,引进成本高不说,还不一定能讨好,本田估计也是算了笔不划算的账。
眼看着本田迟迟不引进,国产可没闲着,悄悄走出了一条平替突围的技术路线。在造型上,直接来个1:1复刻ADV160的跨界基因,而且还玩出了新花样,搞起了模块化改装,你要是觉得手动风挡麻烦,直接换成电动的,轻轻一按就能调节,方便又高级。动力方面,隆盛K156水冷平台虽然是借鉴,但功率直接干到了12.3kW,比ADV160还高一丢丢,就是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这体现得明明白白。智能化这块更是甩ADV160几条街,人家还在用落后的LCD仪表,直接上TFT投屏仪表,导航、胎压监测啥功能都有,骑行的时候glance一眼,啥信息都一目了然。
用户实测场景上,国产也没输。就说座桶容量,ADV160搞了个30L的全盔仓,看着挺大,可国产直接整出35L的储物方案,平时买点菜、放个包啥的,轻轻松松就能装下,实用性拉满。轻量化方面更绝,ADV160整备质量136kg,国产用碳纤维材料直接降到131kg,可别小看这5kg,骑行的时候,尤其是爬坡、转弯,轻松感那是实实在在能感觉到的。
最后,给大家整个理性选购决策树,不同需求的车友都能对上号。要是你是技术原教旨派,就认准ADV160的原汁原味,那就走平行进口,不过得提前算好落地成本,可别到时候被价格吓一跳。实用主义者呢,五羊本田CB150X的技术嫁接方案就挺合适,利用本土资源,性价比老高了。创新尝鲜派就更简单了,直接搞个1:1复刻版,深度改装一下,刹车泵、减震器选好型号,骑出去绝对独一无二。
现在这市场啊,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当曾经的标杆迟迟不进来,国产可没闲着,一步一步地在技术上追赶、超越。就像那句话说的:“当标杆成为符号,技术民主化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以前总觉得进口的就是好,现在看看国产,照样能做出好东西,价格还实在。各位骑友们,你们是会坚守等待ADV160引进,还是愿意试试的国产平替呢?不妨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想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