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斯堡工厂的流水线突然停了。高尔夫车型的车身在传送带上停住。10月23日,大众给上万名员工发了停工预警。这座德国汽车工业的“心脏”因为缺芯片瘫痪了。宝马慕尼黑工厂、奔驰斯图加特车间也发出警报。这场席卷德国车企的危机,源头是荷兰政府两个月前的那场接管闹剧。
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拿出冷战时的《物资供应法》,说“国家安全”,冻结了安世半导体资产。他们把中资持有的99%股权交给别人管理,还很快撤了中国籍CEO的职务。司法裁决只用了10天,它和美国要求换中企高管的诉求一样。地缘政治的影子很明显。荷兰首相嘴硬说“和中国无关,只是管理问题”。但是他没想到,他抢来的只是个“空壳总部”。
安世的关键在中国。东莞工厂承担了全球70%的芯片封测产能,一年出货超过500亿颗。欧洲工厂生产的晶圆,必须送到这里封装才能上市。10月4日中国启动出口管制后,安世中国在48小时内换了本地系统,生产线没有停。但这让荷兰总部陷于“有设计,没制造”的困境。闻泰科技的数据说明问题:荷兰接管的欧洲业务,近三年研发增长只有中国区的三分之一。它对荷兰的年税收贡献也只占1.3亿欧元。
危机很快影响了德国。安世是全球车用功率半导体大厂。它的小二极管占了近三分之一的市场,能用在1.6万种德国车上。大众、宝马等车企超过三分之一的芯片靠它一家供货。关键是,换新的车用芯片需要花几个月认证。但是德国车企的芯片库存最多只能用20天。大众沃尔夫斯堡工厂一天损失超过1亿欧元。宝马开始与劳动局谈“短时工作制”。奔驰也悄悄减少了高端车的生产。
对德国来说,这不是简单的停产。汽车工业贡献了德国20%的GDP,关系到200万个工作,占制造业工作的13%。协会警告,如果停供持续3个月,损失会超过200亿欧元,10万个工作会先出问题。电动车需要的芯片是燃油车的两倍多。芯片断供直接阻碍德国向电动车转型。2024年,奔驰、宝马全球销量因为转型慢已经下滑3%到4%。
德国被逼到绝境,终于放软了态度。10月汽车峰会上,总理默茨突然宣布要调整2035年“燃油车禁令”,支持混合动力和合成燃料技术。这个变化引发了激烈争论:绿色和平组织批评这是“不守气候承诺”。但是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直说这是“救命信号”。因为2024年以来,德国汽车业已经减少了5.15万个岗位,如果还不清醒,大家就要“丢饭碗”了。
荷兰的处境更难堪。接管安世后,他们没拿到产能。本土研发中心因为缺少封装组件停了。安世中国最近又发了双语声明,反驳荷兰总部对质量的怀疑,强调中国产品完全合格。此前荷兰想靠安世维持半导体地位。现在它成了国际笑话。抢来的“金蛋”是空的,还连累了最重要的欧洲客户。
这场闹剧揭示了西方“供应链安全”的谎言。荷兰为了讨好美国,扩大了国家安全范围。德国盲目跟从,但是暴露了产业弱点。安世中国的稳定生产和荷兰总部的困境对比明显。这说明,在全球化时代,“谁掌握了制造基础,谁就有话语权”。
默茨在欧盟峰会上的紧急游说还在继续。但是调整禁令只是“缓兵之计”。德国汽车专家 Stefan Bratzel 说:“依赖单一供货商的时代应该结束,自己控制供应链才是底线。” 另外,荷兰政府也许该好好算一下:抢来的空壳总部,到底值不值得失去中国产能和欧洲盟友的信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