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比亚迪夏高调上市,售价24.98万起,号称要用"亲民价格+插混技术"横扫中大型MPV市场,和自家高端车型腾势D9搞"双车战略",一个打家用,一个攻商务。结果呢?
5月销量才2611台,连腾势D9(7817台)的零头都不到。说好的"强强联手",咋就成了"单腿走路"?
比亚迪夏主打的24.98万起售价,看着比腾势D9便宜近10万,但省钱的地方全在刀刃上
纯电续航缩水:低配版WLTC续航仅80km,充满电跑个郊区来回就告急。隔壁传祺E8卖22万,续航都干到150km了,夏的"插混省油"招牌直接垮掉
充电焦虑放大:没家充桩的用户更头疼。80km版三天两头找充电桩,快充0.3小时?排队等桩的时间比充电还长。
内饰分三六九等:中低配清一色仿皮座椅,只有顶配30.98万才给Nappa真皮。二排按摩、通风加热?得加钱上高配!消费者吐槽:"省成本省到座椅上,不如买二手GL8"
消费者心里话:
"24.98万买的是比亚迪标,不是比亚迪的诚意。"
官方吹嘘"三排同权",实际体验却露了馅:
数据缩水:长宽高5145/1970/1805mm,轴距3045mm,比腾势D9小一圈,甚至不如老对手赛那
三排憋屈:二排座椅滑到最后,三排腿直接顶椅背。1米8的乘客?乖乖去前排
储物反人类:后备箱470L放婴儿车都勉强,想装滑雪板?得把三排座椅全放倒。全家出游?行李和人二选一
比亚迪算盘打得响:夏抢家用市场,D9抓高端客户。结果呢?
价格带撞车:夏顶配30.98万,腾势D9优惠后32万起。差1万块,消费者直接选D9——配置更高、空间更大、品牌更高级
技术"换壳"嫌疑:同用1.5T插混+200kW电机,连亏电油耗6.4L都一模一样。夏被嘲:"精装版宋MAX,卖贵了10万"
智驾吹过头:全系标配"天神之眼"L2智驾,实际仅支持高速NOA。城市路段?乖乖自己开!宣传的"颠覆体验"秒变"期货功能"
"双车战略不是万能药,配置抠搜+定位模糊,只会让兄弟车型互相拆台。"
不是消费者挑剔,是夏自己没想明白:
续航别阉割:入门版直接给100km续航,成本贵2万?销量涨5000台就回本!
配置要平等:全系标配通风座椅+真皮,学学理想——"入门即高配"才是家用MPV的财富密码
定位别模糊:既然主打家用,冰箱彩电大沙发配齐!二排小桌板、冷暖冰箱藏着掖着,等用户自己挖掘?
比亚迪夏的滞销,撕开了新能源市场的遮羞布:价格战救不了产品力,双车战略打不过用户口碑。当隔壁理想把冰箱彩电塞进30万档,当小鹏X9用第三排"魔术空间"圈粉奶爸,比亚迪夏还在抠电池容量、砍座椅用料。
说到底,MPV市场不缺性价比,缺的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用户痛点上"的真心。
真诚,才是掀翻GL8、赛那的终极武器
全部评论 (0)